越南铜鼓及相关器物金相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越南铜鼓及相关器物金相分析

第25卷 第4期 桂 林 工 学 院 学 报 2005年10月 2005年10月 JOURNALOFGUILINUNIVERSITYOFTECHNOLOGY Oct2005  文章编号:1006-544X(2005)04-0498-08 越南铜鼓及相关器物金相分析 1 1 2 孙淑云 ,姚智辉 ,万辅彬 (1北京科技大学 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北京 100083;2广西民族学院,南宁 530006) 摘 要:铜鼓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越南发现的大量古代铜鼓,为研究铜鼓的制作 技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对越南铜鼓及相关器物样品共97件进行了金相组织检测,部分样品进行了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铜鼓及其它相关器物全部铸造成形,依铸造冷却速度不同及合金 元素含量不同,组织有别.其中有7件样品显示热、冷加工组织,应是铸件在使用过程形成的.越南铜 鼓金相组织与中国铜鼓相似,从技术角度提供了中、越古代铜鼓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信息. 关键词:铜鼓;青铜器;金相组织;越南 中图分类号:TG11312;K88333641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80年代孙淑云等曾对中国广西、云南 铜鼓的材质(含金相检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 [1] 究 ,2002年万辅彬等曾对越南东山铜鼓的矿料来 [2,3] 源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然而此前国内外从事铜 鼓研究的学者,从未对越南铜鼓进行系统的金相检 测.2003年以来笔者在全面研究东南亚和中国古代 铜鼓的过程中,采用光学显微镜对越南铜鼓及相关 器物样品共97件进行了金相组织检测(样品都经 三氯化铁盐酸酒精溶液腐蚀处理),部分样品在扫 描电子显微镜下进行了观察,取得了一些成果. 图1 WFB087HN98.37铜镜扫描电镜背散射电子像 1 铸造青铜 Fig1 Backscatteredelectronimage,SEMofbronzemirror (No.WFB087HN98.37) 11 铸造铅锡青铜金相组织 111 铸造组织 铸造铅锡青铜组织一般为 树 铜锡合金在从液态冷却过程中,组织发生一系列 α 枝晶,( + )共析组织,不同形态的铅颗粒.由 转变,在550~520℃之间为 + ,在520℃发生 α δ γ δ 于铸造冷却速度不同,组织有所差异.冷却快, 共析反应, 转变为 ( + ),故室温组织为 和 γ α δ δ 枝晶细小;冷却慢,枝晶长得较粗大.还由于锡、 ( + ). α δ 铅含量的不同,组织也有所不同. (2) 树枝晶粗大,晶内偏析明显,大量( + α α (1)样品WFB087HN9837为铜镜,高锡低 δ)共析组织,铅呈小颗粒状弥散分布.具有此类组 铅青铜,含锡高达277%,组织为 和 ( + ) 织的样品多为高锡低铅青铜,但锡含量没有铜镜那 δ α δ 共析组织,铅呈小颗粒状弥散分布 (图1).根椐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