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崇阳水稻蛀秆螟虫灯下发生情况监测和分析.docVIP

湖北崇阳水稻蛀秆螟虫灯下发生情况监测和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北崇阳水稻蛀秆螟虫灯下发生情况监测和分析

湖北崇阳水稻蛀秆螟虫灯下发生情况监测和分析   摘要:2013年在崇阳县利用诱虫灯监测了中稻生长季节水稻蛀秆螟虫灯下发生情况。监测结果表明,水稻蛀秆螟虫的发生主要以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ulas Walker)和大螟(Sesamia inferens Walker)为主,其中,二化螟发生比例最高,达87.03%,三化螟和大螟发生较轻;各类螟虫灯下雌虫比例明显高于雄虫;三类螟虫在中稻上发生均有3个高峰期;分析了水稻螟虫种群动态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水稻螟虫; 诱虫灯; 监测; 分析   中图分类号:S431.11;S435.1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19-4746-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19.022   Abstract: The occurrence of rice stem borer in semilate rice growing season were monitored by light,in Chongyang county in 201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ecies of rice stem borer were Chilo suppressalis(Lepidoptera:Pyralididae), Sesamia inferens(Lepidoptera:Noctuidae) and Tryporyza incertulas(Lepidoptera:Pyralididae). C. suppressalis was the main pest of rice and its occurrence proportions were 87.03%, S. inferens and T. incertulas just had a little proportions. The three species of rice stem borer had three obvious occurrence peaks in rice from April to October. And the female moth occurred more than the male moth in trap-lamp. The reasons of rice borer population dynamics was analyzed.   Key words: rice stem borer; insect trap lamp; monitoring; analysis.   水稻蛀秆螟虫俗称钻心虫,其主要种类有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ulas Walker)和大螟(Sesamia inferens Walker)等,其中,二化螟和三化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大螟属夜蛾科。二化螟和大螟食性杂,而三化螟是单食性害虫,单一为害水稻[1]。水稻螟虫是目前湖北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据统计,常年发生面积146.67万hm2,约占水稻种植面积的61.87%,危害损失较大[2]。   水稻螟虫田间混合发生,且世代重叠现象严重,不同种群在不同稻区的发生代次亦有一定差异。水稻螟虫田间种群发生动态与种植制度等密切相关,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轻简栽培方式的进一步推广,加之气候异常等因素,水稻螟虫种群动态亦有相应的变化。为了及时准确了解和掌握水稻螟虫种群发生动态,本研究于2013年在崇阳县监测了水稻螟虫灯下发生情况,并分析探讨了水稻螟虫种群变化特点及原因,以期为水稻螟虫的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控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诱虫灯的设置及开关时间   采用佳多牌PS-15VI-4型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设立于田埂上。诱虫地点为崇阳县天城镇郭家岭村,为水稻螟虫常发区,常年种植一季中稻。于2013年4月22日开灯,9月5日关灯。开灯周期处于一季中稻的整个生长周期。   1.2 调查内容   逐日定点定时调查,即固定调查单灯的诱虫数量和种类。每日于早上8:00收集虫样一次,详细记载水稻螟虫的成虫数量、种类,并仔细区分雌雄成虫。   2 结果与分析   2.1 诱虫灯下2013年水稻螟虫的发生种类和比例   2013年诱虫灯下发现的水稻螟虫的主要种类为二化螟、三化螟和大螟,未见有其他蛀秆类水稻螟虫。共诱得成虫1619头,其中,二化螟1409头(雌虫858头,雄虫551头)、三化螟61头(雌虫41头,雄虫20头)、大螟1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