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公共建筑-中国城科学研究会.DOC

  1. 1、本文档共10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共建筑-中国城科学研究会

PAGE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 自评估报告(参考样式) (公共建筑) 申报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名称: 参与单位名称: 自评星级: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 制 二〇一一年四月 PAGE 99 填写说明 1.本报告适用于申请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公共建筑,由申报单位填写。 2.“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参评的项在□中填写“○”,规划设计阶段不参评的项已用“—”标出。如因项目实际情况致使某些条文不参评,请在该条文“评价要点”中阐明原因,并在“实际提交证明材料”中提供证明材料。 3.“实际提交材料”中列表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 4. 本报告封面的“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请务必认真、仔细填写,并与申报书保持一致,如因笔误造成评审或证书制作问题,后果自负。 5.若采用本报告参考样式,可进行编辑性修改,但不应自行删除技术内容和要求。 目 录 TOC \o 1-2 \h \z \u HYPERLINK \l _Toc245179940 一、 自评总述 PAGEREF _Toc245179940 \h 1 HYPERLINK \l _Toc245179941 二、 自评内容 PAGEREF _Toc245179941 \h 2 HYPERLINK \l _Toc245179942 5.1 节地与室外环境 PAGEREF _Toc245179942 \h 2 HYPERLINK \l _Toc245179943 5.2 节能与能源利用 PAGEREF _Toc245179943 \h 17 HYPERLINK \l _Toc245179944 5.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PAGEREF _Toc245179944 \h 42 HYPERLINK \l _Toc245179945 5.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PAGEREF _Toc245179945 \h 57 HYPERLINK \l _Toc245179946 5.5 室内环境质量 PAGEREF _Toc245179946 \h 71 HYPERLINK \l _Toc245179947 5.6 运营管理 PAGEREF _Toc245179947 \h 88 HYPERLINK \l _Toc245179948 三、附录 PAGEREF _Toc245179948 \h I HYPERLINK \l _Toc245179949 附录一 节能计算报告要求 PAGEREF _Toc245179949 \h I HYPERLINK \l _Toc245179950 附录二 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说明要求 PAGEREF _Toc245179950 \h II HYPERLINK \l _Toc245179951 附录三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书要求 PAGEREF _Toc245179951 \h III HYPERLINK \l _Toc245179952 附录四 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计算书要求 PAGEREF _Toc245179952 \h IV 自评总述 经自评估,本项目规划设计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一般项与优选项项数达到设计阶段 星级的标准。一般项与优选项的达标情况见表1: 表1 项目规划设计阶段达标情况 一般项(共43项) 优选项数 节地与室外环境 节能与能源利用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室内环境质量 运营管理 共6项 共10项 共6项 共8项 共6项 共7项 共14项 达标 不达标 不参评 二、项目效果图 自评内容 5.1 节地与室外环境 名称 类别 编号 标准条文 达标判定 节地与室外环境 控制项 5.1.1 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 □ 5.1.2 建筑场地选址无洪灾、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 5.1.3 不对周边建筑物带来光污染,不影响周围居住建筑的日照要求。 □ 5.1.4 场地内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 5.1.5 施工过程中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控制由于施工引起各种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 — 一般项 5.1.6 场地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的规定。 □ 5.1.7 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低于5m/s,不影响室外活动的舒适性和建筑通风。 □ 5.1.8 合理采用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方式。 □ 5.1.9 绿化物种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且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层绿化。 □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