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要点分析法和大学语文文言文教学.docVIP

语言要点分析法和大学语文文言文教学.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言要点分析法和大学语文文言文教学

语言要点分析法和大学语文文言文教学   摘要: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任何一部《大学语文》教材都会选编相当数量的文言作品。运用“语言要点分析法”,抓住文言文的十六个学习要点,作为打开文言宝库大门的一串钥匙,就能顺利地解读《大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作品,并进而展开美学鉴赏了。本文举《礼记?礼运》篇“大同”章的解读阐明此理此法。   关键词:大学语文;文言文;语言要点分析法      一、学习语文的总体思路      语文,有两个含义:一是语言和文字,一是语言和文学。“大学语文”这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究竟该怎么学,由此也就不难找到答案,这就是:先从语言文字的解析入手,然后再进入文学和美学鉴赏。如果不先走第一步,而企图直接跳入第二步,那就难免“浮光掠影”,难免“游谈无根”,难免空疏之弊,那就很难养成严谨的学风,也很难实现“培养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理解、鉴赏和表达能力”的教学目标。我们只有走好第一步,准确地理解了文本,才可望进而实现第二步目标,去把握义理和展开美学鉴赏。其实清代乾嘉学人钱大昕早就正确地强调过“非训诂则经之义不明”,训诂以外别无义理。      二、打开文言宝库大门的一串钥匙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任何一部《大学语文》教材都会选编相当数量的文言作品。我们要想顺利地读通这些古代作品,必须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这就是――   抓住文言文的十六个学习要点,作为打开文言宝库大门的一串钥匙。   这些学习要点是:   1.通假字:本有其字,若古人临文时用同音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它,那么这个用来暂代“本字”的字就叫做“通假字”。如:《荀子?劝学》:“吾尝跛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通“企”,抬起脚后跟站着。《史记?吕太后本纪》:“赵王少,不能蚤起。”蚤,通“早”,早早地。   2.古今字:在某个意义上先后产生的两种字形,先出现的是“古字”,后起的是“今字”。如:《论语?微子》:“使子路反见之。”反,返回。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返”。又如:《荀子?劝学》:“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天性,本性。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性”。   3.异体字:一个字的正体之外的写法。如:?妫?同“泪”;?澹?同“诉”。   4.破读字:因词性改变或意义转变而引起读音改变的字。如:好学、王天下、衣褐等。   5.词类活用:在上下文中甲类词临时用如乙类词。如:《毂梁传?僖公八年》:“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夫人,名词用如动词,把……称作夫人。唐杨衡《经端溪峡中》诗:“逍遥一息间,粪土五侯荣。”粪土,名词用如意动,把……看作垃圾。   6.词序:前宾语、动量表示法等。(1)前宾语,如:《论语?子罕》:“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左传?僖公五年》:“鬼神非人实亲,惟焦是依。”《左传?僖公四年》:“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2)动量表示法:如:《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7.双宾语:(1)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如:《左传?隐公元年》:“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2)动词+直接宾语+间接宾语,如:《战国策?齐策一》:“问之客。”   8.非支式:即非支配关系的动宾结构式,其形式的宾语,实质是补语。如:《左传?隐公元年》:“遂??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誓之,向她发誓。《史记?陈涉世家》:“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一死国,为国事而死。”   9.被动式:所谓被动式,就是由受事作主语,形式上又有表示被动的标志的句式。有“于”字式、“见”字式、“为”字式、“被”字式等。如:《左传?成公二年》:“?S克伤王矢。”《孟子?尽心下》:“盆成括见杀。”《庄子?秋水》:“吾长见笑王大方之家。”《史记?淮阴侯列传》:“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蔡邕《被收时表》:“五月二十日,臣被尚书召问。”   10.实词、词组实词中最重要的有:   (1)联绵字:(即双音的单纯词,包括双声的,如“仿佛、伶俐”;叠韵的,如“阑干、逍遥”;非双声叠韵的,如“妯娌、玛瑙”)。   (2)偏义复词:(并列结构的复音词,若其中一个语索的意义是显性的,另一个语素的意义是隐性的,则称作偏义复词,如“窗户、动静”)。   此外,有些与文化史相关的实词以及词组也很重要,如:《礼记?礼运》“大同”、“小康”,“大人世及以为礼”中的“大人世及”;《庄子?养生主》“技经肯綮之未尝”中的“技经肯綮”。   11.虚词:如之、其、者、所、以、于、乎、而、则、焉、乃、也、矣等。   12.省略:承上省或探下省主语、宾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