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方正及“方正”观的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说新语.方正及“方正”观的研究

世说新语.方正及“方正”观的研究   摘要:《世说新语?方正》的取材与传统方正观念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前人已屡有提及,但大多只是着眼于某一具体事例。本文在此基础上指出《方正》中“方正”的背景已经朝廷政事拓展到了私人交往的环境,《方正:》的重心在于强调士人维护其个人和家族尊严的心态,并分析了这种心态产生的历史原因。进而通过对《方正》总体上的考察,阐述了《方正》中“方正”寓意的特质。同时,对《世说新语》研究中门类与具体事例的关系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世说新语;方正;士族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017(2010)01-0090-04      《世说新语?方正》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郭淮作关中都督,甚得民情,亦屡有战庸。淮妻,太尉王凌之妹,坐凌事当并诛。使者征摄甚急,淮使戒装,克日当发。州府文武及百姓劝淮举兵,淮不许。至期,遣妻,百姓号泣追呼者数万人。行数十里,淮乃命左右追夫人还,于是文武奔驰,如徇身首之急。既至,淮与宣帝书日:‘五子哀恋,思念其母,其母既亡,则无五子。五子若殒,亦复无淮。’宣帝乃表,特原淮妻。”   所谓“方正”,通常的解释往往强调其端方正直之意,但据此概念来看这个故事,则不免让人困惑。郭淮起初的“至期,遣妻”还颇有尊重国法,忍痛离妻的方正意味,百姓之“号泣追呼”尤可衬托其垒垒正气:但此音未绝,他就“命左右追夫人还”,还“文武奔驰,如徇身首之急”,与此前行为相比,反差极大,而其理由也谈不上有力。如果说前半段着力表现其方正的话,此刻的徇情之举却立即将之消解得一干二净,那么,这个故事究竟在哪里谈得上“方正”呢?   在两汉时代,“方正”经常作为选举科目之名出现,有时也会指代通过此科晋身的士子。而“方正”作为形容评价之词,含义也与其作为科目时的要求息息相关。《汉书?爰盎晁错传》中记载了爰盎对策时的一段话:“诏策曰‘直言极谏’,愚臣窃以五伯之臣明之。臣闻五伯不及其臣,故属之以国,任之以事。五伯之佐之为人臣也察身而不敢诬,奉法令不容私,尽心力不敢矜遭患难不避死,见贤不屈其上,受禄不过其量,不以亡能居尊显之位。自行若此,可谓方正之士矣。”。   爱盎的论述显然是以春秋名臣为例,从朝廷对臣子立身和勤政的要求出发,提出了时人评判方正之士的一系列标准,而其重点更在于臣子的立朝辅政。   这种观念无疑已为后人所接受。如,在《世说新语笺疏?方正》“王大将军既反”条后,余嘉锡案:“伯仁临难不屈,义正词严,可谓正色立朝,有孔父之节者矣。世说方正之篇目,惟伯仁、太真及钟雅数公可以无愧焉。其他诸人之事,虽复播为美谈,皆自好者优为之尔。”此处,余嘉锡显然是依此标准将周顷、温峤、钟雅当作方正的典范,而同时,亦颇可见余氏对“其他诸人之事”列入《方正》的不以为然。   的确,以传统观念来看《方正》,我们会发现颇多抵牾之处,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首先,爰盎定位“方正”的主要着眼点在臣子立朝勤政,然而,《方正》的重心却不在此。在《方正》凡66条中,有关军政之事的仅有17条,其他三分之二强的内容则涉及士人的交游、联姻等多个方面,也就是说,在《方正》中,“方正”的背景已经从朝廷政事拓展到了私人交往的环境。   其次,在有限的涉及政事的17条中,也出现了与传统的“方正”观念相龃龉的情况。除上述被余嘉锡认为无愧于方正这一篇名的周额、温峤、钟雅之外,其他如陈群、陈泰、华歆、孔坦、刘简诸人,所行多遭后人质疑甚至贬斥。   “魏文帝受禅”条记录了“魏文帝受禅,陈群有戚容”且于文帝前坦言服膺先朝之语,将陈群此举视为方正。对此,李慈铭评日:“案陈群自比孔父,义形于色。可谓不知羞耻,颜孔厚矣!”蒙初亦斥之“所言正佞之尤”。   而即使不谈类似陈群这样因辅佐曹氏而被认为大节有亏者,单就具体参与政事的事例而言,我们也发现《方正》的选材对爰盎所谓“尽心力不敢矜,遭患难不避死”原则的严重背离:   “苏子高事平”条:苏峻之乱后,百姓凋敝。“王、庾诸公欲用孔廷尉为丹阳”。照理说,艰难时事,正是臣子出力之时,况且掌管都城之所在,也是一项荣誉,说明才能的被肯定。但孔坦的回答却是:“肃祖临崩,诸君亲升御床,并蒙眷识,共奉遗诏。孔坦疏贱,不在顾命之列。既有艰难,则以微臣为先,今犹俎上腐肉,任人脍截耳!”然后“拂衣而去”。国运艰危,孔坦所关注的却是自己先前未受重用的颜面之失,在其心中,国家利益实在是比不上自己尊严重要的。用刘辰翁的话来说,就是“小人语,岂识国家大体,见辱方正”。   “刘简作桓宣武别驾”条:主人公刘简是以“刚直”见称的人物。作为桓温属下,他“尝听记,…都无言”,桓温问他“何以不下意”。他的回答很简单:“会不能用”。在这里,传统的忠臣直谏、为国为民的意识荡然无存,全是计较个人名誉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