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知识发生和形成的过程.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注知识发生和形成的过程

PAGE PAGE 6 关 注 知 识 发 生 和 形 成 的 过 程 ——“求平均数”教学案例 【主 题 背 景:】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把独立发现的道路让学生自己去走,要把独立解决问题作为学生脑力劳动的基本形式,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新知识,指导学生在知识的“交集点”上去寻找“可疑点”,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取知识,让智力的积极性“起飞”。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制约,课堂教学中,却出现与之背道而驰的现象:多数以知识为中心,以分数为标准,以升学为目的。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个人积累,忽视合作交流。课堂上,教师为了能将教案按照预期的情况得以完成,于是摈弃所谓的“不应该”的时间和空间,从而教师讲得开心,学生听的“醉醺醺”。学生很快地掌握了知识的结论。教师将自己的思维过程的展开代替了学生自己思维的活动。这种人的思维与他人思维的代替过程说到底就是一种灌输,学生根本没有或极少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当中来,仅仅是知识的“知其然”。这种“重结论,轻过程”的现象,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开发和利用,甚至会受到抑制而倒退,使不同的学生最终会走上同一个平台。因此,作为教学组织者的我们,应创设一定的情境、创设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产生及形成过程,让学生“知其然”还不够,还得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其所以然”。 【情 景 描 述】 师:四年级1班班级周常规统计表,下表是三个小组代表在三周内得情况。如果要比较谁表现最好,根据表中的信息和数据,你可以进行怎样的 比较? 组别 姓名 性别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阳光组 洪丹丹 女 98 87 94 学问组 周斌斌 女 95 93 91 洪磊 男 病假 96 90 叶呈鹏 男 88 87 95 神才组 叶小雪 女 93 92 91 叶小龙 男 89 95 86 (全班一阵扰动,议论纷纷,跃跃欲试) 生1:我可以从小组和小组之间进行比较; 生2:这样比较不公平,因为各小组的代表人数不一样。 生3:我可以将同学和同学之间每周得分情况进行比较。 生4:这样也是不行的,因为每个同学每周的得分不一样,有时候高,有时候低。 生5: 我可以将每个同学的总分加起来,算出总分再进行比较。 生6:那样更是不行,因为有同学有一周病假,这并不能说明他就是不好呀。 ……(此时,教室里少了刚才的高温状态) 师:难道真的就没有办法进行比较了吗?(稍等片刻)同学们可以先进行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将自己的意见进行交流、讨论,看看哪一组同学的方法最好、最妙!(教师巡视、倾听点拨) 生:我们小组想根据以前学过的“移多补少”的方法进行比较。 (有同学随之应和着,赞同了这种方法) 师:能具体举几个例子吗? 生1:…… 生2:这样太麻烦了,要是数据少或数据小那还差不多呢!我们这个方法不但简便,而且符合实际。(自信的) 师:是吗?(师故意装疑问) 生3:先算出每个同学的总分,再求出每个同学的平均分。 生4:老师,我们也是这样想的。 师:能具体举例说说吗? 生1:洪丹丹:(98+87+94)÷3= 周彬彬:(95+93+91)÷3= 洪 磊:(98+90)÷2= 师:为什么有的除以2,有的除以 3呢? 生13:因为…… 师:那所有男生的平均分呢?所有女生呢? 生:独立试一试, 小组交流。 生1:直接求女生的平均分:①(98+87+94+95+93+91+93+92+91)÷9= 生2:利用已有的3个女生的平均分来求②(93+94+92)÷3= 师:这儿的9和3各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9表示…… 3表示…… 师:能用这两种方法求男生的平均分吗? 生:①直接求男生的平均分:(98+90+92+87+97+89+95+88 )÷8= ②利用已有的3个男生的平均分来求:②(94+90+90)÷3= 师: 每种方法各表示什么意思? 生:…… 师:揭示数量关系:总数÷份数=平均数 【思 考 诠 释】 在真实情境中发现,是知识形成的原动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的,并体现数学的价值。由此,创设的情境要真正为教学服务。如果只是为了响应新课标中所提到的“数学知识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这一教学理念的话,那就是一种空的、假的教学情境。 很多教师在教学“平均数”一课时,设立了一个类似下面的生活情境。第一组10人,第二组14人,第三组13人,第四组14组。接着让学生根据所给予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哪一组人数最多?哪一组人数最少?……怎样使各组的人数同样多?于是教师就抓住了最后一个问题,从而顺利地导出了“平均数”的课题。这看似学生主动,与生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3****90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