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miRNA命名及注释的研究进展
miRNA命名及注释的研究进展
摘要:miRNA是目前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随着越来越多的miRNA被发现,miRNA的命名及注释鉴定标准经历了一系列变化。对miRNA的命名及注释鉴定标准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后续的miRNA命名及注释鉴定提供借鉴。
关键词:miRNA;命名;注释
中图分类号:Q-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9-4897-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9.001
Abstract: miRNA is one of the hot spot in biological research. With the discovery of more and more miRNA, the identification criteria for naming and annotation of miRNA have undergone a series of changes. The development of identification criteria for naming and annotation of miRNA were summarize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subsequent miRNA research.
Key words: miRNA; naming; annotation
miRNA是动物、植物、微生物甚至包括病毒在内的生物普遍存在的一类单链非编码小RNA分子,其序列长度约22 nt,并在物种间有一定的保守性。1993年Victor Ambros实验室首先在秀丽线虫中发现非编码小RNA lin-4通过反义RNA-RNA互作形式与3′UTR结合负调控LIN-14蛋白的表达[1];2000年Gary Ruvkun实验室发现第二个非编码RNA let-7通过3′UTR负调控LIN-41蛋白的表达[2],同时发现let-7序列在不同物种间有一定的保守性[3];此后,人们意识到非编码小RNA可能在物种中广泛存在,从而在2001年《Science》杂志上同时有3篇文献报道物种中存在大量非编码RNA,并将其统称为microRNA或miRNA[4-6]。
此后,miRNA的研究迅速吸引了大批科学家,成为目前生物学研究热点领域之一。miRNA的序列及注释信息均贮存在miRBase()数据库中,该数据库将不同物种归为5大门类:Chromalveolata(囊泡藻界)、Metazoa(动物界)、Mycetozoa(黏菌门)、Viridiplantae(植物界)、Viruses(病毒界)。miRBase数据库已更新至21版,共28 645条记录[7]。
本文对miRNA的命名及注释鉴定标准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后续miRNA研究提供借鉴。
1 miRNA简介
miRNA在生物体内由miRNA基因编码,miRNA基因分布于各染色体上,可位于基因间、内含子或外显子上,且多个miRNA基因常成簇存在。在动物细胞核内miRNA基因被II型RNA聚合酶转录为miRNA初级转录本(pri-miRNA)[8],再经过Drosha/DGCR8复合体加工成为前体miRNA(pre-miRNA)[9-11];pre-miRNA被转运蛋白(例如EXP5)从细胞核输出至细胞质[12];在细胞质中,pre-miRNA被Dicer酶进一步加工为成熟的miRNA(Mature miRNA)[13];成熟的miRNA与Ago蛋白等相关蛋白组成miRISC沉默复合体,抑制靶基因mRNA翻译或者直接降解mRNA,从而调控靶基因的表达[14]。
miRNA生成与作用过程在植物细胞与在动物细胞中会稍有差异,植物miRNA基因也被II型RNA聚合酶转录为pri-miRNA;植物miRNA加工为成熟的miRNA过程均在细胞核内完成,并且没有Drosha/DGCR8的同源蛋白,植物pri-miRNA及pre-miRNA序列长度的变异比动物更大;成熟的miRNA或者pre-miRNA被转运蛋白输出至细胞质;在细胞质中,miRNA与Ago家族蛋白(主要是Ago1)结合成为miRISC沉默复合体,并主要以降解靶基因mRNA的方式调控靶基因的表达[15]。
2 miRNA命名
2.1 命名规则统一前的miRNA命名情况
最先发现的几个miRNA基因根据其表型分别被作者命名为lin-4、let-7、lsy-6。2001年,Thomas Tuschl、Gary Ruvkun、Victor Ambros 3个实验室同时发现大量的非编码小RN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