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的军事制度.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朝的军事制度

北朝的军事制度 (一)军事领导机构 中央军事领导机构 北朝时期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三个时期的中央军事领导机构各有特色。 『1』北魏的中央军事领导机构,前后期有很大的不同。 北魏为落后的鲜卑拓跋部所建。建国初期,拓跋部刚刚进入奴隶社会,其政权带有浓重的氏族部落联盟的痕迹。北魏建国初,道武帝拓跋珪仿照魏晋旧制设置百官,其中包括不少武官。但北魏前期,这类官职徒有虚名,真正掌握军政大权的是与之并行的鲜卑官职。鲜卑官职主要包括八部大人和内侍官两部分。天兴元年(公元398年),道武帝置八部大夫,以拟八座,谓之八国常侍……出入王命。八座,指魏晋尚书省的八座。次年,道武帝又分尚书三十六曹及诸外署,凡置三十六曹,令大夫主之。至此,八部大夫成为北魏前期的中央军政中枢机关。八部大夫即拓跋部落酋帅,又称八部帅,他们还掌管京畿地区亦兵亦农的部落成员。八部大夫常坐止车门右,听理万几,是辅佐皇帝处理军政的决策机关,也即当时的中央军事领导机构。北魏前期的内侍官有都统长、幢将等。都统长领殿内之兵,值卫王宫,幢将员六人,主三郎卫士值宿禁中者。他们是皇宫宿卫武官,掌管殿内及禁中的宿卫军。当时还设有外朝大人一职,为皇帝侍从官,掌管出纳诏命。内侍官由于身在皇帝左右,常可迭典庶事,参军国之谋,他们有时也可以充任中央军事领导机构的职能,参与军政大事。 北魏太武帝时代(公元424-公元451年),北魏前期的中央军事领导机构发生一些变化。太武帝即位后,加强本不起多大作用的尚书省的实权,渐渐弃置八部大夫不用,尚书省成为全国行政中枢。尚书省中的殿中尚书、南部尚书、北部尚书等成为中央军事领导机构。当时,北魏的内侍官仍然保留,继续发挥作用。 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仿汉制改革官制,从此,北魏的中央军事领导机构有了根本的变化。北魏的军事力量在改革后包括中兵、镇戍兵、州兵三部分。其中中兵是军队的主力,是北魏王朝的主要支柱。因此,中兵的指挥系统是中央军事领导机构的主要部分。 中兵的领导体制仿效汉制,设领军将军一人,总统中兵。北魏领军将军权势极大,宗室元叉在北魏后期任领军将军,时人称他总握禁旅,兵皆属之。领军下设左、右卫将军各一人,左、右卫将军以下又各领武卫将军二人。领军将军下还有领左、右等职,以下还有各种名号武官。此外,又置东、西、南、北四中郎将,分统镇守京师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四面关津的中兵,另设护军将军总统四中郎将(一度归属领军将军)。 中兵系统外,北魏后期尚书省设七兵尚书一职专管兵事。七兵尚书下设左中兵、右中兵、左外兵、右外兵、都兵等曹郎,分统众事。这是北魏后期中央军事领导机构的又一主要部分。此外,当时还常置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等官职,掌管军事。 应该指出,无论北魏前期还是后期,最高军事领导权在皇帝手中,军事领导机构要对皇帝负责。 『2』东魏、北齐时期,中央军事领导机构也有一个变化过程。 东魏皇帝是傀儡,朝延的军政大权掌握在丞相高欢父子手中。高欢及其子高澄、高洋等人皆在东魏担任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等官职,替代皇帝成为全国的最高军事统帅。高氏丞相府中设内、外二曹专管兵事,内曹为骑兵曹,管中兵即鲜卑兵诸事;外曹是步兵曹,管外兵即汉人兵诸事。这是东魏真正的中央军事领导机构。 齐天保元年(公元550年),高洋代魏称帝,建立北齐,高洋即文宣帝。 高氏代魏后,中央军事领导机构随之发生变化。文宣帝称帝后,立即罢丞相府,将丞相府诸司合并入尚书省,只留下骑兵、外兵二曹,改立为省,称骑兵、外兵省,命亲信大臣唐邕、白建分任二省长官,仍掌兵事,由自己亲自统辖。于是,骑兵、外兵二省成为北齐特有的中央军事领导机关。北齐仍袭北魏旧制,设置领军将军等一套官职统带中兵,还设五兵尚书及所属曹郎主管兵事,大体情况如上述魏制。同时,北齐又在京师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 设置京畿大都督一人,统带京畿地区领军将军系统之外的所有军队,职权也很重。以上也都属于北齐中央军事领导机构。 『3』西魏的中央军事领导机构自成系统,与北魏、北齐大不相同。 西魏皇帝也是傀儡,实际掌握政权的宇文泰自任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是全国的最高军事统帅。宇文泰在他的丞相府中设有谘议、中兵、外兵等参军及各种僚属,分掌军事,其丞相府成为当时的中央军事领导机关。西魏实行的是府兵制,府兵制虽归宇文泰统带,但却属于宿卫兵,也即是中兵。府兵的指挥系统是西魏中央军事领导机构的另一重要部分。西魏府兵制,设八柱国大将军,宇文泰自任其一,实为府兵统帅,另一柱国大将军元欣仅具虚名,实际统兵者只有六柱国大将军,其各领一军,是为六军。六柱国下,各设二大将军;大将军下,又各设二开府;开府下,又各设二仪同,以下还有大都督、帅都督、都督等职。宇文氏代西魏建立北周后,周武帝宇文邕为加强君权,将府兵收归自己亲自统率指挥,府兵从此成为名符其实的皇帝的宿卫军。 『4』北周

文档评论(0)

kell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