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五行自然观的研究三辨
中国传统五行自然观的研究三辨
[摘要]随着战国郭店楚墓《五行》竹简的发现与深入研究,五行自然观的内涵与起源问题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可是,由于古代语言与文化的隔膜等因素,目前学术界的研究还存在不少疑问与困惑。我们有必要以中国古典文本研究为基础,从过程论视角对目前流行的各种学说进行认真的考察与辨析。
[关键词]五行自然观;文本研究;既成论;过程论
[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11X(2010)05-0056-05
蕴涵在传统“五行说”中的五行自然观是中国古代自然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所在。随着战国郭店楚墓《五行》竹简的发现与深入研究,五行自然观的内涵与起源问题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可是,由于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历史隔膜等缘故,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不少疑问与困惑,例如对于其内涵、起源及其历史与现代价值,学术界还存在不少争议。虽然庞朴、王小盾等学者的深入研究开阔了我们的研究视野,澄清了不少研究的误区,但是,本文认为,随着问题研究的深入,我们的思维方式也需要一个从既成论向过程论的转变,以便走出困境,使问题的研究更加深入。
一、五行自然观内涵的历史演变辨析
在传统五行自然观的研究过程中,首先遇到的是“五行”的内涵问题,通行的看法认为,所谓“五行”最初指的就是水、火、木、金、土五种构成各种物质的材质与要素,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术数,“作为一种数术的‘五行’,它的职能在于以水、火、木、金、土五种质料与五方四时相配解释宇宙万物所遵行的某种时空秩序,并由此窥探世间人世的吉凶与这秩序的微妙关联。”从一般意义上讲,这种说法大致是可以成立的,问题在于这种流行的说法是一种简单归纳,忽略了五行自然观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以致忽视了五行说内涵的丰富性与历史性。实际上,五行自然观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其内涵也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与复杂化的历程。下面,我们就依据目前的研究进行认真地归纳总结。
五行自然观在历史上最早何时出现,目前已不可考。从文献的角度看,“五行”一词最初出现于《尚书?甘誓》篇:“王日: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长期以来,学术界流行的看法是,这里的五行指的就是后来的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宇宙构成要素。可是,根据梁启超、庞朴等著名学者的研究,这里的“五行”实际上指的是“五种应行之道”或“五种德行”,即所谓的“仁、义、礼、智、圣”五常是也,否则不可能因玷污五行而召致天罚。在读音上,此处的“五行”也不是读作“wuxing”,而是“wd heng”。在西汉以前,人们还能够把这两个不同读音的五行区别出来。到汉文帝时,因汉文帝叫刘恒,为了避讳,就把所有的“恒”音字都改为“常”,如恒山改叫常山,妲娥就叫嫦娥,而五性(heng)就改为五常。不过,其内涵是指“仁、义、礼、智、信”,而不是早期思孟学派的“仁、义、礼、智、圣”。在西汉时期,大儒董仲舒就懂得这点。在《春秋繁露》中,他在答河间献王问孝时,曾用木生火、火生土……来论证父授子受之孝为天之经,用五行莫贵于土、土却不名于四时……来论证君逸臣劳之忠为地之义,结论是“故五行(xing――著者附)者,五行(heng――著者附)也”,由此可见,此处的“五行”主要是指“五德”。
从语义的角度讲,在历史上,五行中的“行”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本来就有不同的意义。在甲骨文中,“行”之文象十字交叉形,作“道路”解,罗振玉《殷墟书契考释》云:“行像四达之衢,人之所行也”。按照《辞海》的解释,“行”也曾作“道路之神”解,如《礼?月令》孟冬之月;“其祀行,祭先贤”,其“行”就是这个意思。后来如庞朴先生所说,行有三层意思:一是指道路(名词),二是指行路或运行。颜师古注“行”曰:“谓之‘行’者,言顺天行气。”《说文》:“行,人之步趋也。”三是“德行”之意。战国郭店楚墓《五行》竹简的发现与深入研究也证实了“五行”原本具有“德行”的意思。
至于目前通行的五行自然观公认的最早文本依据是《尚书?洪范》篇。《尚书?洪范》云:“王访于箕子。……箕子乃言日:我闻在昔,鲧塞洪水,汨陈其五行,帝乃震怒……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一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在这里,“五行”一词获得了通行的“水、火、木、金、土”的含义。
不过,依据《辞海》、《辞源》等对我国传统文本中“五行”一词的索引与解释,在中国思想史中,“五行”一词远不止上述两种,归纳起来有如下含义:
(1)指构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培训满意度实证的研究.doc
- 中国―东盟架构下我国西南地区外语教育品牌战略的思考.doc
- 中国―东盟社会保障协作问题的研究.doc
- 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研究.doc
-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建议.doc
- 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doc
- 中国―东盟经济发展视野下广西民办高校经管类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建设的研究.doc
- 中国―东盟架构下西南边境跨国婚姻子女政治社会化问题的思考.doc
-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doc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研究.doc
- 难点详解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专题攻克试题(详解).docx
- 难点详解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专题测评试卷(解析版).docx
- 《2025年功能性软糖市场进入策略:Z世代健康消费趋势与品牌建设》.docx
- 难点详解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专题攻克试卷(含答案详解).docx
- 难点详解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专题攻克练习题(解析版).docx
- 高中生地理空间模型模拟城市高层建筑火灾应急避难疏散方案课题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跨境电商平台2025年用户分层忠诚度管理报告.docx
- 难点详解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专题训练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
- 生态化视角下智慧校园智能学习环境构建与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老年健康智能穿戴设备市场调研分析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