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南盐津夷都山及周边区域文物考古调查的报告云南省文物考古的研究所
云南盐津夷都山及周边区域文物考古调查的报告云南省文物考古的研究所
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昭通市文物管理所及盐津县文体广电旅游局联合组成考古队对位于盐津县普洱渡镇夷都山怀疑为乌蒙王府的石马埂建筑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在发掘的同时,为了全面了解夷都山区域的文物分布情况,建立起各文物点时间和空间二维框架,我们对夷都山以及附近区域进行了全面踏查。通过这次工作,并结合前人的成果,发现夷都山及周边区域分布了众多宋以后的文物遗迹,其中以大量的石室墓(不包括有碑刻纪年的清墓)为主,另有一建筑基址和垒石遗迹(彩版一)。
夷都山区域的石室墓以分布较为稀疏的墓群形式出现,几乎全部被盗。除乌蒙王疑冢外,其余的石室墓主要集中在两大区域。一为明天启镇远将军墓附近区域,也就是夷都山腹地,此区域土层深厚,视野开阔。该区域分布的石室墓有个特点,就是除了大量小型双室墓外,还有若干诸如镇远将军墓具有硕大封土堆的多室墓,这种较大型的墓葬主要集中在将军墓所在的土梁上,也就是前人报告中的将军陵区。小型石室墓在此区域大多零散分布,而在此区域之混龙山则相对集中,三个被盗后裸露在地表的墓室集中在几十平方米的范围内(彩版五,1)。另有一座保存有较完整的封土堆,封土上长满竹子,不见明显盗洞。第二个区域位于青冈坝,也就是夷都山小学校附近区域。此处的石室墓从发现的情况看均为小型墓,主要分布在青冈坝缓坡与山体的过渡地带(彩版五,2)。另外在夷都山西面与之隔沟相望的大坟包也分布有大量的石室墓,其中以明正德耆老墓规模最大。
建筑基址位于石马埂建筑遗址发掘区域南边约100米的屋基田,北边与遗址隔沟相望(彩版五,3、4)。遗址破坏严重,地面建筑及基础全部不见,现只见一开凿在石板上的排水沟,另在附近垒梯田保坎的石料中发现了若干条石、柱础之类的建筑石构件,其形制、制作风格等与建筑遗址发现的相同,两者时代差异不大,甚至可能在某个时间段共存。另外在大坟包区域也发现有柱础等散落的建筑构件,但没有发现明显的建筑基址。
垒石遗迹位于石马埂建筑遗迹西南当地人称为“寨包儿”的山包上(彩版六,1)。山包顶部平整,近椭圆形,面积近百平方米,周围用较大且不规整的石块垒砌。据当地村民回忆,此处曾有石台阶。目前平整的顶部已种满庄稼,地层堆积不清楚,地表没有发现较早的遗物残留。
以上是夷都山及附近区域调查的文物分布情况。上述文物点可能属于同一大时代,之间应该存在某种联系。
除上述文物点以外,根据当地村民提供的线索还调查了两个点,一个是雷家岩崖墓,另一个是罗铨玉墓。
雷家岩崖墓位于横江江左雷家岩大石头附近区域的盐水公路北侧山坡上,以墓群的形式出现,属于汉代(彩版六,2)。修普洱至大坟包公路时将两座崖墓墓室挖穿,现地表亦清晰可见挖穿的墓室,墓形制较小,单室,后壁有龛,券顶,不见随葬器物。
罗铨玉墓位于横江江右的普洱镇椅子村大坟社,正西与夷都山隔江相望,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现存有石牌坊、石鼓及石马、石狮、石人等石像生,石牌坊上正中刻有“罗氏佳城”,左侧刻有“明耆老指挥使罗公”等字样(彩版六,3、4),此墓比乌蒙王疑冢、镇远将军墓及大坟包耆老墓等三墓规模更宏大,石雕更精美,更具特点,如石马一侧有马夫,有单独的石人、石鼓等。据当地人反映附近以前还有大型的建筑遗址,但现在已基本被夷为平地。
为收集更多的资料,以便于开展更深入的研究,我们还对与石马埂建筑遗址可能相关的三座具有代表性的石室墓进行了重点调查和局部清理,并绘制了墓葬形制图,它们分别是乌蒙王疑冢、明正德耆老墓和明天启镇远将军墓。下面对其重点介绍。
(一) 乌蒙王疑冢
此墓据传为乌蒙王罗杓之墓。夷都山发现的世传《罗氏家谱》载“始祖罗公谓星字杓太府君,自江西入籍,平叛以来从征有功,遂封为乌蒙王,后卒、葬于坐宅后边,有坟茔镌碑为记。①”
疑冢位于建筑遗址东北约120米的石马埂上端,与家谱中记载的位置相符,1991年被盗。疑冢后方(东面)直线约15米处还有南北平行的两座石室墓,规格不及前者,北面有石阶梯与两墓相连。疑冢系地面起建的封土石室双人合葬墓,由墓室、墓围、祭台、墓碑、石像生及望柱几部分组成,方向68°(彩版二)。
墓室被压在直径约12米、高约3.5米的圆形封土堆下,构筑方式为先将埂脊砂岩铲平,在平地上以石料砌筑,并用三合土作为粘合剂。此墓为双室合葬墓,以中间的三根立柱为中轴线,左右对称,平面近长方形。墓室内长约3.72米、最宽处约3.12米。两个墓室相通,各有一具棺床。棺床两侧分别有一从里向外倾斜的条石,可能起排水的作用。主墓室前端和后端分别有一横贯墓室的横廊,前端横廊向内逐渐收窄形成两个墓门,为两组双扇对开钱纹??扇门,各对应后部的墓室。两组墓门外侧分别用四块石板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建设单位质量管理制度.docx
- _【石油修井】特殊井大修工艺技术.pdf VIP
- 《0~3岁婴幼儿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项目四 婴幼儿认知发展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pptx VIP
- 第四章 石油修井 修井工具讲义.pdf VIP
- 2024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例式解读》初中英语读后感.docx VIP
- 银行半结构化面试必问题目及参考回答.docx VIP
- GB_T 33700-2017地基导航卫星遥感水汽观测规范.docx VIP
- GB_T 42988-2023 多源遥感影像网络协同解译.pdf VIP
- DB42T 2425-2025 自然资源光学遥感卫星影像应用分类分级规范.pdf VIP
- 油水井井筒大修作业资料讲解.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