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代乐舞大武的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代乐舞大武的研究

六代乐舞大武的研究   【中?D分类号】J6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260-01   一、《大武》创作背景   周武王一举灭商建立起周王朝,建都于镐,史称西周。周代逐渐从奴隶制进入到封建领主制。 为了更好地维护统治者的权利,在周公旦的主持之下制定了一套礼乐制度。周公旦为了实施礼乐制度,在宫廷设置了相应的乐舞机构,掌管各种礼乐事宜,其中乐舞是集音乐、舞蹈、诗歌于一体的艺术形式。   而《周礼》中的“乐舞”指的是六代乐舞。六代乐舞是周公在吸取商朝文化思想的基础上集中整理了黄帝、尧、舜、禹及商汤时遗存的前代乐舞,又新创《大武》来歌颂武王伐纣的丰功伟绩。   二、《大武》研究概况   《大武》是一部以歌颂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王朝为内容的大型乐舞。关于《大武》的创作情况,在战国时文献中有明确的记载,《吕氏春秋?古乐》中“武王即位,以六师伐殷。六师未至,以锐兵克之於牧野。归,乃力荐俘馘于京太室,乃命周公为作大武。”;《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武王克商作《颂》曰:载戢干戈,载?膊脊?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又作《武》,其卒章曰:耆定尔功”。从这些记载来看,战国时的人认为《大武》为西周初年的作品。   (一)曲体结构   关于《大武》的情况在《礼记?乐记?宾牟贾篇》中有具体的描述:“且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复缀,以崇天子。”从这句话可知,《大武》共分为六成。   杨荫浏先生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中对根据《乐记?宾牟贾篇》中的原文对舞的前后顺序进行了整理,如下:   《乐记》中有关原文[] 《大武》六成表演情形   第一成 (1)“宾牟贾侍坐于孔子。孔子与之言及乐,曰,‘夫《武》之备戒之已久,何也?’曰,‘病不得其众也。’”(2)“是故先鼓以警戒。” (1)(2)先有相当长一段击鼓,是表示还没有得到众人,要号召,集合他们。   ](3)“且夫《武》,始而北出。”(4)“三步以见方。” (3)舞队从北面出来(4)舞者顿足三次,表示舞蹈的开始。   (5)“久立于缀,以待诸侯之至也。”(6)“总千而山立,武王之事也。” (5)(6)舞者都手执盾牌,以较长的时间,在舞列中坚强地立着,是象征武王等待诸侯的到来到。   (7)“‘咏叹之,淫液之,何也?’对曰,‘恐不逮事也。’” (7)接着有一段缓慢,连绵,抒情的歌唱,意思是等待时机。   第二成 (8)“‘发扬蹈厉之已蚤,何也?’曰,‘及时事也。’” (8)忽然很快地转入描写战事的部分,转得这样的快,是表示及早掌握了时机。   (9)“夹振而驷伐,威盛于中国也。” (9)在描写战事的舞蹈中间,一人饰王,一人饰大将,两人手里都摇着铎;舞队在中间鸟沿着各种战斗击刺的动作。表示军威传播到全中国。   (10)“发扬蹈厉,太公之志也。” (10)开朗热烈的舞蹈,象征着周部落方面决策者的必胜之心。   (11)“分夹而进,事蚤济也。”(12)“再成而灭商。” (11)(12)表示舞队分成两行向前进行。这是表示灭了上朝,战事获得了成功。   (13)见后 (13)在这里第一使用了“乱”的手法,第一次突出高潮,作为一个小的结束。   (14)“再始以著往。” (14)后面从第三成起,又重新开头进入了另一境界。   第三成 (15)“三成而南。” (15)表示灭了商朝之后,再向南方进兵,袭击淮夷。   第四成 (16)“四成而南国是疆。” (16)表示南方的疆域已经巩固。   第五成 (17)“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 (17)分成两个舞行,表示由周公,召公两位协助进行统治。   (18)“复乱以饬归。” (18)在音乐上,第二次用“乱”的手法,再度突出高潮   (19)“《武》乱皆坐,周,召之治也。”“《武》坐致右宪左。” (19)在舞蹈上,舞者都将左足举起,右膝着地,作一种“坐”的姿势以表示和平的统治。   (20)“六成复缀,以崇天子。” (20)舞队又重新集合拢来,以表示对王的尊崇,好象是一个尾声。   《大武》的结构与过去乐舞结构相同仍以多段体的方式呈现。但在此处第一次出现了“乱”的独立结构。“乱”指的是在音乐中速度较快、情绪热烈的高潮段落。   (二)舞容   在高亨的《周代大武乐的考释》中提到:“大武的演员应该有六十四人。”公羊传中子家驹曰:“设两观,乘大路,朱干,玉戚,以舞大夏,八佾以舞大武。” 可见舞大武要用八佾。其中“佾”是代表列的意思每列八人,八佾即六十四人。   其次,《礼记?郊特牲》中;“诸侯之宫县,而祭以白牡,击玉磬,朱干设锡,冕而舞《大武》。”《礼记?明堂位》中:“朱干、玉戚、冕、而舞《大武》。”《礼记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