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静脉给药差错原因分析及的探讨.docVIP

临床护理静脉给药差错原因分析及的探讨.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床护理静脉给药差错原因分析及的探讨

临床护理静脉给药差错原因分析及的探讨   【中图分类号】R47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09)01-0003-02   【摘要】目的:通过临床静脉给药过程中存在的差错缺陷,进行分析原因分析和探讨;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方案,防止静脉给药差错的发生。方法:随机对照法,对传统组和改进组方法进行比较计算出χ2值。结果:改进后静脉用药方法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方法。结论:在本院推行改进组方案很有必要。   【关键词】静脉给药;差错原因调查分析;探讨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reasons of clinical vena injection errors.Guo Min,Fang Min.(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Dujiangyan city,Sichuan 611830)   【Abstract】Objective:Make measures to improve methods and control clinical vena injection errors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reasons of clinical vena injection errors.Methods:Random comparison,traditional method and improved method,and compare the three methods.Results:Improved injection method with much less errors is clearly better than the traditional injection method.Conclusion:It is quite necessary to put the improved injection method into practice in our hospital.   【Key Words】Vena Injection Investigation;Analysis on Reasons for the Errors;Discussion      护理差错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时有发生,而静脉给药迅速、刺激小、疗效快等优点,是治疗疾病和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是临床上护理技术操作,也是护理人员日间工作的重要内容[1],但是静脉给药过程中发生差错也最危险,它可直接导致病人死亡和纠纷的发生。因此笔者针对静脉给药过程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并制定了静脉给药过程环节的改进措施,效果显著。现将临床实验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外一科(普外和泌尿外科)住院部接受输液治疗的病人,时间2007年9~12月,共计1466例输液病人。对输液过程环节中进行监控,确定观察范围,对给药差错原因进行如实登记。      2 方法      2.1 传统方法:即对照组,办公护士转抄医嘱经两人查对后签字。第二步配药护士负责配药,同时配第一组如抗菌素即流水作业方式,加药后贴小标签。第三步执行治疗时护士只携带小标签而小标签贴在输液袋或在输液瓶上。   2.2 改进方法:办公护士转抄医:嘱时不参与查对或两人交叉查对,即转抄医嘱不参与查对病历;另外转抄医嘱时如特殊用药等做红笔标记或着重符号。第二步配药环节一个输液卡配完第一组,再配第二个,先贴标签后加药,配完后在执行单上作记号;第三步,执行环节,如输液、加药、拔针,同时携带输液卡(注明小标签另外)。增加一个环节再次核对无误后执行。   2.3 病人分组:由办公护士根据每日医生需要输液的病人按床号编号1、2、3、4、5、6……按单号分为传统组,双号分为实验组。   2.4 监控内容:重点对输液环节过程中出现的差错进行分类:①办公室环节,分为转抄医嘱环节和查对医嘱环节。②配药环节。③行环节。   2.5 监控方法:①由办公护士负责转抄医嘱和查对环节监控并登记。②由专业组长负责配药环节和执行环节中的监控并登记。③护士长负责全面监控,即日下午负责大查对和执行后的汇总,防遗漏。   2.6 制定静脉给药差错登记表格,随后填写每日实验组和传统组的样本数和阳性结果。②并将两组不同环节阳性结果进行统计,并进行比较,计算出不同环节差错率百分比。③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出χ2值。      3 结果      3.1 1446例输液执行中,传统组746例发生差错63例,改进组720例发生33例,分类详见表1。   3.2 结果数据处理:使用SPSS软件进行,χ2=9.28,P0.05,两组实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