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金英教授治疗脾虚湿热型带下病的经验.docVIP

傅金英教授治疗脾虚湿热型带下病的经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傅金英教授治疗脾虚湿热型带下病的经验

傅金英教授治疗脾虚湿热型带下病的经验   【摘要】目的:总结傅金英教授治疗脾虚湿热型带下病的经验。方法: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方面来探讨傅金英教授治疗脾虚湿热型带下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结果:傅金英教授认为脾虚湿热型带下病应以健脾除湿,清热止痒为主,内治法与外治法综合运用,临床疗效佳。结论:傅金英教授治疗脾虚湿热型带下病经验独到,疗效颇佳,值得推广。   【关键词】 带下病;病因病机;治则治法   【中图分类号】R249.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6-0058-02   “带下”首见于《素问?骨空论》:“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广义带下是对经、带、胎、产、杂等妇科疾病的总称。狭义带下分为生理性带下和病理性带下。生理性带下是指女子生而即有,从阴道流出的一种黏性液体,于月经期前后、排卵期及妊娠期量增多而无其他不适。病理性带下是指妇女带下量明显增多或减少,同时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有时可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者[1]。带下病病名最早见于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冲任之脉既起于胞内……冷则多白,热则多赤,故名带下。”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疾病。临床上类型较多,正如傅山所言,可分为白带下、黄带下、青带下、黑带下、赤带下等[2]。而以湿热下注型黄带下最为多见。导师傅金英教授,擅长诊治围绝经期综合征、不孕症、月经不调、痛经、多囊卵巢综合征、带下病等疾病,在妇科经、带、胎、产各方面都具有十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学术见解。现将导师对带下病的认识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正如傅山在《傅青主女科》中所言,导师亦认为带下俱是湿证。而湿邪又有外湿和内湿之分,外湿多由外感六淫湿邪、热邪所致;内湿可因肾虚气化无力、水液内停,肝郁侮脾,脾虚湿盛等肾、肝、脾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带下病的主要病机为湿邪(包括外湿和内湿)侵及任督带,水谷精微不能化精血反聚为湿[3],使任脉不固,带脉失约。而脾虚湿热型黄带下多因脾虚运化无力,水湿内停,水湿郁久化热,湿热扰于下焦,使任脉受损、带脉失约,黄色、粘稠、腥臭带状物从阴道滑出。   2 治则治法   导师认为脾虚湿热型黄带下以脾虚为本,湿热为标,虚实夹杂。临床上常表现为面色萎黄,纳呆,带下量多,色黄或呈脓性,质粘稠,有臭味,并伴有外阴瘙痒。治疗当健脾除湿,清热止痒。口服中药,并配合外阴熏洗、阴中塞药等外治法以综合治疗。   2.1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急性期常表现为外阴红肿、疼痛,剧烈瘙痒,白带量多色黄腥臭,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医者应首先检查患者的血象,根据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比例确定是否需用抗生素。其次,以中药及中成药外洗配合阴中塞药等外治法为主。常用外洗中药方为:蛇床子30g,百部20g,苦参20g,白鲜皮15g,地肤子15g,黄芩12g,黄柏12g,赤芍12g,玄明粉10g,川椒6g,艾叶6g,煎汤趁热先熏后洗,共5剂,2日1剂,1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常用外洗中成药:参柏舒阴洗液(药物组成:黄柏、苦参、蛇床子、白鲜皮、重楼、何首乌、玄参、赤芍、花椒等),由西安太极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每瓶100mL,国药准字第一日,第一次,取1/4药兑半盆温开水,混匀后,将无菌纱布缠在剪掉指甲的食指上,蘸着药液伸入阴道掏洗白带,每次清洗均需蘸着药液,清洗多次,待纱布及药液污浊后,倒掉,第一次清洗完成。用同样的方法,再清洗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清洗时,取1/4药兑半盆温开水,混匀,先熏后坐浴,简单清洗外阴,待药液变凉后,清洗完成。从第二日起,只需每日1次,取1/4药兑半盆温开水,混匀,先熏后坐浴,简单清洗外阴即可。连用7日为1个疗程。脾虚湿热型黄带下患者,急性期常配合复方甲硝唑阴道栓于每晚临睡前,清洁外阴后,塞入阴道深处,日1次,连用7日为1个疗程。   慢性期常表现为面色萎黄、纳呆食少,白带量多、色黄,有腥臭味,轻微外阴瘙痒。治疗当以中药口服健脾除湿,清热止痒为主,配合外阴熏洗、阴中塞药等。常用中药方为:黄芪30g,党参20g,炒白术15g,炒山药15g,茯苓15g,赤芍12g,黄芩12g,黄柏12g,白芷12g,焦三仙各15g,芡实15g,车前子30g(包煎),煅龙骨30g(先煎),煅牡蛎30g(先煎)。日1剂,早晚分服,14剂为1个疗程。其中党参、白术、茯苓有“四君子汤”之义以健脾益气,焦三仙消食以健脾,山药、芡实补益脾肾以治本,黄芩、黄柏、赤芍、车前子清热除湿,白芷除湿止带,煅龙牡收敛固涩止带以治标。诸药合用,既补任脉之虚,又清肾火之炎,标本兼治。   2.2 与带同病,以带为先 若妇科或内科病同时伴有带下者,多先调治带下,辨证论治,随证加减,待带下病治愈后再调治其他疾病,往往可以收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