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氧化碳采油工艺技术可行性的研究
二氧化碳采油工艺技术可行性的研究
摘 要:本文在研究二氧化碳吞吐提高采收率机理的基础上,做了一系列数值模拟实验,研究了二氧化碳才有工艺技术的现场实施可行性,并筛选了最佳的表面活性剂和诸如方式。
关键词:CO2 采油工艺 可行性
一、项目概述
进入油田开发后期,注水开发已经越来越困难,采出程度也越来越低。提高原油采收率成为油田主要的研究课题。而二氧化碳的应用是EOR研究和应用中比较早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EOR技术中比较吸引人的一个亮点。
现今国内外开展的CO2采油技术大体可分为几种:CO2吞吐采油工艺、CO2驱、CO2泡沫压裂工艺、CO2混气解堵工艺。现场实施的主要是CO2吞吐采油工艺,其中的二氧化碳三元复合吞吐采油技术已经在曙光油田实施。
二氧化碳三元复合辅助吞吐复合采油技术是针对现今稠油蒸气吞吐开采采取的一种单井增产措施。该项技术是把CO2吞吐技术与化学吞吐、化学解堵、气举助排相结合的复合性增产措施。该技术综合考虑了CO2、表面活性剂对油层的共同作用,克服了单纯注CO2易造成无机及有机结垢和胶质、沥青质结块而堵塞油层的不足,对油层具有储能,增温,解堵,负压掏空的多重作用,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补充地层能量、提高采收率的新方法。
1.CO2吞吐提高采收率机理
1.1气体流动携带和酸化解堵作用
在CO2注人过程中,强大的超临界态CO2的流动,溶解、携带有机垢进入地层深处,同时CO2-水混合物由于酸化作用解除无机垢堵塞,从而解除近井地带污染,疏通油流通道。
1.2形成内部溶解气驱
由于CO2在原油中的溶解,随溶解气量增加,井筒附近和油藏内部压力增加。当油井开井,油藏中的溶解气膨胀与脱出,带动原油流人井筒,形成内部溶解CO2驱,增加单井产量。
1.3降低原油粘度
当原油饱和CO2后,其粘度大大降低,从而改善了原油的流动性能,在CO2吞吐过程中,降粘原油更易于被采出从而增加单井产量。
1.4萃取作用
在CO2吞吐浸泡期间,在地层条件下,未被地层油溶解的CO2气相密度较高,能气化或萃取原油中的轻质成分。特别是部分经膨胀仍然未能脱离地层水束缚的残余油,与CO2气相发生相间传质,束缚油的轻质成分与CO2气体形成CO2-富气相,在CO2吞吐吐出过程中产出,增加单井产量。
2.表面活性剂改善油井吞吐效果机理
在注汽前将化学药剂一次性挤入油层,由于化学药剂是以复合型表面活性剂为主,具有良好的耐温、抗盐、乳化等性能,在蒸汽的作用下,根据以下作用机理,来改善油井吞吐效果,延长生产周期。
2.1注汽后,药剂在蒸汽的作用下将孔隙中的原油及沉积在岩石表面的胶质、沥青质及其它重质成份迅速剥离下来,通过蒸汽的高温作用将其分散溶解,最后采出地面。
2.2在蒸汽的热能与表面活性剂双亲分子的“协同”作用下,大大降低了油水界面张力,便于形成粘度较低的水包油乳状液,减少渗流过程中原油的流动阻力。
2.3表面活性剂吸附于岩石表面后,改变了油藏岩石的润湿性能,便于原油流出。
2.4表面活性剂中的无机成分可对岩石胶结物具有一定收缩作用,增大储层岩石的渗流孔道,降低渗流阻力,从而延长油井生产周期,提高油井产液能力。
3.CO2特点:
在常温常压下,CO2是一种比较浓的无色无味气体,其密度比常温条件下的空气重50%,并且具有很低的压缩系数。CO2临界温度为31.110C,临界压力为7.53MPa(或为1071PSI),在高于此临界温度时,CO2呈气态,且密度随着压力的增高而增大,CO2三相点温度为-780C,压力为0.58MPa(或为83PSI),CO2标准液态的温度-170C,压力2.1Mpa,CO2较易溶于水,常温下的溶解度0.878,其溶解度随压力增加温度增加而降低,随水中的矿化度的增加而减少,在大部分混相驱中,油藏温度在临界温度之上,因此在油层中很难形成CO2液态驱。
为了研究CO2吞吐采油机理以及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不利因素,取冷42块油样进行溶解—膨胀、降粘、原油组分及馏分分析、及CO2驱油效率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3.1冷42块CO2溶解油气比为31.6 m3/ m3,体积膨胀7%,即体积系数为1.07。
3.2地层原油粘度降粘率为75%。
3.3吞吐后饱和烃下降4.2%芳香烃含量下降3.2%,而沥青质含量上升7.4%。
3.4 CO2驱油效率为26.9%~34.7%,高于N2。
4.数值模拟研究
为了筛选试验区块和优化注气参数,对影响吞吐效果的油藏参数(原油粘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和注采工艺参数(周期注入量、浸泡时间)进行模拟分析,模拟结果如下:
4.1换油率随吞吐周期增加而下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机动车检测公司客户满意度调查表.docx VIP
- 1.DEC-OGP-R-QM-001-2020-1 油气管道工程质量监督实施规定.pdf VIP
- 机动车检测公司满意度调查问卷.docx VIP
- 临沂市城市规划管理相关控制标准(新修订)2012(未颁布已内部实施).doc
- 新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看图写话《苹果园》教学课件.pptx VIP
- 中国居民口腔健康状况第四次中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pdf VIP
- 2025年无锡市江阴市事业单位考试试题真题及答案.pdf VIP
- (2025秋新版)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pdf
-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分析PPT(第四版)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理论力学--第五章 点的运动学.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