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低SCO值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确证试验的的结果分析
低SCO值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确证试验的的结果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低S/CO值梅毒螺旋体抗体(ELISA法)与梅毒螺旋体颗粒(TPPA)的相符性。 方法 收集我院2009年9月~2013年9月间的2717份梅毒血清标本,分别用ELISA法和TPPA法对其进行检测,比较两者之间的检测结果,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结果 2717份血清标本经ELISA法测试后分成两组,一组S/CO值小于3.0,一组S/CO值则大于3.0。其中1536份梅毒螺旋体抗体(ELISA)S/CO值小于3.0,经TPPA确诊后仅有608份(39.58%)呈阳性反应;而剩余的1181份ELISA法S/CO值大于3.0的有938份(79.42%)呈阳性反应。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EL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S/CO大于3.0时,TPPA法确证结果具有良好相符性。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抗体;低S/CO值;ELISA;TPPA
[中图分类号] R759.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33-0117-03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其传播途径有性传播、输血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密切接触等。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新增梅毒感染病例近1200万[1]。我国卫生部2011全国法定报告的梅毒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比2010年增长了9.71%和7.69%[2]。在2010年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中报道,中国不到1 h就增加1例先天性梅毒[3],早期梅毒和隐性梅毒患者可无任何临床症状[4],因此梅毒还是以实验室诊断为主,血清学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特异性好、取样时患者无痛苦、结果相对稳定等优点,所以现状的梅毒检测还是以血清学作为首选检测方法。本研究对本院2717份梅毒血清进行两种血清学实验检测(梅毒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分析比较,现将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比较分析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标本来源 收集2009年9月~2013年9月间本院门诊和住院患者梅毒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阳性标本2717份,其中男1063例,女1654例,患者年龄20~90岁,平均49岁。标本来源于我院妇科、内窥镜检查、输血前检查、外科常规手术等。
1.1.2 试剂与仪器 酶标仪:郑州安图PHOMO 301. 100.1571;洗板机:郑州安图IWO204.100.1417;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TP-ELISA)试剂购自于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梅毒螺旋体抗体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TPPA)试剂购自于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
1.2 方法
1.2.1 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 将所收集到的本院门诊和住院患者的血清分别编号加样,孵育后加酶洗板显色。若血清中存在特异性抗体,则会与酶标记的纯化基因重组梅毒螺旋体抗原反应,阳性显黄色;阴性不显色。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并可同时检测梅毒患者血清中的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IgG和IgM,但无法区分两者。试剂说明书中样本结果判断以≥临界值(C.O=阴性对照平均A值+0.2)为阳性反应,临界值则判为阴性反应。
1.2.2 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 将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检测到S/CO值大于1.0小于6.0的标本分别从值的大小依次编号加样、稀释、加致敏粒子孵育观察并记录结果。阴性结果呈现出外周边缘均匀且平滑的圆形,阳性结果则呈现不同程度的小环状并产生凝集反应,此试验有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等特点,但和TP-ELISA一样无法区分IgG和IgM,所以无法区分既往感染和现症感染,也无法作为疗效观察的指标。所有实验的具体操作均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 观察指标
观察Anti-TP在ELISA方法的实验结果(S/CO值)大于3.0与(S/CO值)小于3.0在Anti-TP确证实验TPPA中的阳性例数,分析两者之间的比率关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标本来源及分布
共收集2717份标本,其中化疗科412例(15.16%),大外科1622例(59.70%),放疗科322例(11.86%),门诊361例(13.28%)。见表1。
2.2 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测实验结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传感器原理及的应用课程的设计的改革的探讨.doc
- 传感器及其的应用课程的改革初探.doc
- 传感器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的方法分析.doc
- 传感器失效船舶定位控制重构容错的方法的研究.doc
- 传感器技术多维递进式的研究性学习教学.doc
- 传感器技术的应用教学之初探.doc
- 传感器技术课程教学的改革初探.doc
- 传感器技术课程教学的改革的探讨.doc
- 传感器技术课程教学的方法探索.doc
- 传感器探究教学的案例.doc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及答案.pdf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及答案.docx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docx
- 2025年动力机械安全操作规程(8篇范文).docx
- 2025年半导体设备用碳化硅材料及部件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pdf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第一学期一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测试卷.docx
- 2025年卫生聘用合同(16份范本).docx
- 曹培英解决问题课件.pptx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毫米、分米和千米)及答案.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