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子发光分析 分子发光分析包括荧光分析、磷光分析、化学发光分析等。 相同点:通过测量被激发的分子回到基态所发射的光辐射进行分析。 不同点:光谱产生的机制。 处于激发态的电子,通常以辐射跃迁方式或无辐射跃迁方式再回到基态。 辐射跃迁主要涉及到荧光、延迟荧光或磷光的发射;无辐射跃迁则是指以热的形式辐射其多余的能量,包括振动弛豫(VR)、内部转移(IR)、系间窜跃(IX)及外部转移(EC)等, 各种跃迁方式发生的可能性及程度,与荧光物质本身的结构及激发时的物理和化学环境等因素有关。 非辐射能量传递过程 辐射能量传递过程 二、激发光谱与荧光(磷光)光谱 2.荧光(磷光)发射光谱(荧光或磷光光谱) (1)Stokes位移 在溶液中,分子荧光的发射相对于吸收位移到较长的波长,称为Stokes位移。这是由于受激分子通过振动弛豫而失去转动能,也由于溶液中溶剂分子与受激分子的碰撞,也会有能量的损失。因此,在激发和发射之间产生了能量损失。 (3)镜像规则 通常荧光发射光谱和它的吸收光谱呈镜像对称关系。 吸收光谱是物质分子由基态激发至第一电子激发态的各振动能层形成的。其形状决定于第一电子激发态中各振动能层的分布情况。 荧光光谱是激发分子从第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层回到基态中各不同能层形成的。所以荧光光谱的形状决定于基态中各振动能层的分布情况。 基态中振动能层的分布和第一电子激发态中振动能层的分布情况是类似的。 因此荧光光谱的形状和吸收光谱的形状极为相似。 由基态最低振动能层跃迁到第一电子激发态各个振动能层的吸收过程中,振动能层越高,两个能层之间的能量差越大,即激发所需的能量越高,所以吸收峰的波长越短。 反之,由 第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层降落到基态各个振动能层的荧光发射过程中,基态振动能层越高,两个能层之间的能量差越小,荧光峰的波长越长。 另外,也可以从位能曲线解释镜像规则。由于光吸收在大约10-15的短时间内发生,原子核没有发生明显的位移,即电子与核之间的位移没有发生变化。假如在吸收过程中,基态的零振动能层与激发态的第二振动能层之间的跃迁几率最大,那么,在荧光发射过程中,其相反跃迁的几率也应该最大。也就是说,吸收和发射的能量都最大。 三、荧光的产生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1. 量子产率 荧光(磷光)量子产率也叫荧光效率或量子效率,它表示物质发射荧光(磷光)的能力,通常用下式表示 ? = 发射荧光(磷光)分子数 / 激发分子总数 或 ? = 发射荧光(磷光)量子数 / 吸收光量子数 在产生荧光(磷光)的过程中,涉及到许多辐射和无辐射跃迁过程。因此,荧光(磷光)量子产率与激发态能量释放各过程的速率常数有关。 若用数学式来表达这些关系,得到 对于荧光 ?= kf /(kf + ? ki) 对于磷光 ?= kp /(kp+ ? ki) 式中kf 为荧光发射过程的速率常数, kp为磷光发射过程的速率常数, ? k i 为其它有关过程的速率常数的总和。 凡是能使kf ( kp)升高而使其它ki降低的因素,都可增强荧光(磷光)。 如果外转换过程速度快,不出现荧光发射。 对于高荧光分子,例如荧光素,其量子产率在某些情况下接近1,说明?kI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一般来说,kf主要取决于化学结构,而?ki则主要取决于化学环境,同时也与化学结构有关。 磷光的量子产率与此类似。 (1)跃迁类型 实验证明,对于大多数荧光物质,首先经历 ???? 或n???激发,然后经过振动弛豫或其他无辐射跃迁,再发生????或???n跃迁而得到荧光。在这两种跃迁类型中,????跃迁常能发出较强的荧光(较大的量子产率)。 ????跃迁具有较大的摩尔吸光系数(一般比n???大100-1000倍),其次,????跃迁的寿命约为10-7—10-9s,比n???跃迁的寿命10-5—10-7s要短。因此,在各种跃迁过程的竞争中,它是有利于发射荧光的。 此外,在????跃迁过程中,通过系间窜跃至三重态的速率常数也较小(S1?T!能级差较大),有利于荧光的发射, 总之,????跃迁是产生荧光的主要跃迁类型。 (2)共轭效应 实验证明,容易实现????激发 的芳香族化合物容易发生荧光,能发生荧光的脂肪族和脂环族化合物极少(仅少数高度共轭体系化合物除外)。 此外,增加体系的共轭度,荧光效率一般也将增大。 例如,在多烯结构中,ph(CH=CH)3ph和ph(CH=CH)2ph在苯中的荧光效率分别为 0.68 和 0.28 。 (3) 刚性平面结构 实验发现,多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网络预约出租汽车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事故报告制度.pptx
- SY-T 5051-2009 钻具稳定器-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pdf VIP
- 22G101-3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桩基础).docx
- 模板支架验收记录表.doc
- 标准个人租房合同模板.pdf VIP
- 2024年全国疾控系统大学习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答案.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全一册)统编版(五四学制)(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小学劳动教育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维修凳子》教学设计.docx
-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VIP
- 简易呼吸球囊.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