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培养学生健康的音乐审美趣味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培养学生健康的音乐审美趣味
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早已被人们所认识,爱因斯坦的“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即是一句至理名言。关注和重视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与爱好,既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动力,也是学生在音乐上持续发展,终身热爱音乐的根本保证。
一、兴趣是音乐学习的前提和基础
兴趣对人所从事的活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由于兴趣不只是对某种事物的表面关心,而且是人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因此兴趣一经形成,便会磁石般地吸引着人们去参与、从事和认识某种活动。
在基础音乐教育中,培养音乐兴趣被置于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不仅充分阐述了“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的课程理念,而且把“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列为音乐课程的目标之一。之所以把培养音乐兴趣作为基础音乐教育的重要出发点,不难看出这样的两点原因:第一,音乐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如果有了对音乐稳定而持久的兴趣,就可以激起对各种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参与,进而获得良好的音乐学习效果。反之,对音乐不感兴趣,只是被迫地、被动地进行音乐学习,那就不会产生有效的学习效果,甚至会形成一种对音乐学习的厌烦心理。第二,学校教育只是人生的一个学习阶段,已经进入终身学习时代的当今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比掌握学习内容更为重要。变“学会音乐”为“会学音乐”,更需要把学习兴趣归还给学习者。因此,把音乐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便成为音乐学习中的首要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不能使学生热爱音乐、对音乐产生感情。
二、兴趣在音乐活动中的作用
兴趣这种心理过程不像感知、记忆、情感那样,可以直接构成音乐审美心理,它本身不属于音乐能力,是一种非智力因素。但是,兴趣是推动各项音乐活动的巨大动力,是学生能够保证持续学习的最稳定的动机。如果有了对音乐稳定而持久的兴趣,就可以激发起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如音乐审美活动、技能技巧学习活动)的热情,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同时,对音乐的兴趣是有差异的,每个爱好音乐的人都有自己的兴趣中心。例如,有的喜欢唱歌,有的喜欢作曲,有的喜欢拉小提琴,也有的喜欢弹钢琴。就是同对音乐欣赏有兴趣的人,也存在着爱好上的不同:有的喜欢听交响乐,有的喜欢听抒情歌曲,有的喜欢听歌剧,也有的喜欢听某一种戏曲……这些兴趣中心有助于对该项音乐活动的钻研,以便取得专业性的音乐成就。许多作曲家、歌唱家、演奏家大都是对自己的专业有浓厚兴趣而勤学苦练,成为音乐专家的。当然,对某一种音乐有浓厚兴趣,并不排斥其他兴趣的存在。如果能有中心兴趣,又有一般兴趣,则可拓宽知识技能范围,完善智能结构,从而更好地发挥多方面的创造才能。例如爱因斯坦既是物理学家,又是小提琴家;鲍罗廷既是化学家又是作曲家。
兴趣对音乐所产生推动作用的效果还取决于其稳定性与持久性。只有对音乐保持长期不变的爱好,才能不断突破学习上的难关,不断进步,不断创新,从而取得更大的成果。凡著名的音乐家,无不都是对自己的专业热情而执著地追求,才获得最后成功的。
在音乐审美教育活动中,音乐与兴趣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一方面,兴趣可以提高对音乐活动的积极性,是增强审美效果的动力机制;另一方面,音乐本身又可以激发兴趣的产生和保持。音乐作为一种在时间里流动,并以抒发情感和激发情感见长的艺术,其本身既是美的坦荡流露,也是对心灵的真诚呼唤,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这种听觉直观很有吸引力,极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特别是对于生理、心理迅速成长的少年儿童来说,方兴未艾的好奇心、强烈炽热的求知欲和追求美的天性,更使得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音乐爱好者。此外,音乐有较强的普及性,是群众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它可以使人人都能聆听和欣赏,而且还善于让一切追随者进行某些口头上的模仿和再现,从而进一步受到音乐美的熏陶。这些,促使音乐审美教育过程中的兴趣潜力,有充分发挥的可能性。
审美教育的特点之一是寓教于乐,而不是口头上的说教。就音乐审美教育来说,既是“寓教于乐(le)”,又是“寓教于乐(yue)”。前者是手段,后者是内容,是本体属性不同侧面的显现。通常指的“寓教于乐”,无疑是愉悦、快慰等积极心态的审美教育承受方式,它和兴趣的心理活动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寓教于乐不仅要依赖于兴趣的参与,反过来又可以从音乐美的感染力中增添兴趣的浓度,二者协同构成美感教育的巨大动力。
三、培养健康的音乐审美趣味
审美趣味是审美活动中兴趣的一种思想品质。也是在社会实践中,美感经验积淀的某种心态定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