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地区贵阳花溪河水生生态系统中汞分布调查的研究.docVIP

喀斯特地区贵阳花溪河水生生态系统中汞分布调查的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喀斯特地区贵阳花溪河水生生态系统中汞分布调查的研究

喀斯特地区贵阳花溪河水生生态系统中汞分布调查的研究   摘要:以喀斯特典型地区贵阳花溪景区的花溪河段的水体为研究对象,对水生生态系统中不同介质(水、底泥、水生生物)的重金属汞的分布和富集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花溪水库到平桥河段水体总汞含量低于0.05μg/L,达到Ⅰ类水标准。位于城镇居民区附近的牛角岛河段受到污染,汞含量处于Ⅲ类—Ⅳ类水之间,含量超标。经过湿地后,董家堰和中曹司段汞含量出现下降趋势,湿地生态功能显现。该结果为花溪河水质的改善提供基础性的科学依据,对更好地保护花溪河、发挥湿地的生态保护功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汞含量;水生生态系统 ;花溪河   中图分类号:X5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13   1引言   汞是一种剧毒的微量重金属,是目前造成水体污染的一类有毒物质,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1, 2]。在水生生态系统中,汞在水体中的含量很低,但可以通过水生生物食物的摄取、吸附、吸收等途径进入生物体内进行富集,最终通过水产品转移到人体内,损害细胞内酶系统蛋白质巯基,损伤人体的神经系统以及引起胎儿发育畸形、降低人体素质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后果,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3]。   花溪河位于喀斯特地区的贵阳市郊,贯穿有“云贵高原明珠”美誉的花溪风景区,该河流水质清澈,水生植物丰富, 保持较好的水生生态[4]。2009年12月4日,以花溪河十里河滩为主体的湿地公园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为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花溪河不仅是贵阳市的风景名胜区,也是贵阳市重要的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农业灌溉用水源。由于旅游经济的发展和城镇规模的扩大,如何防治水体污染和保护环境成为重要的关注点。   本研究以花溪景区的花溪河段的水体为研究对象。对水生生态系统中不同介质(水、底泥、水生生物)的重金属汞的分布、迁移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以期对花溪河水重金属汞污染的情况有所了解,为花溪河水质的改善提供基础性的科学依据,以更好地保护花溪河,发挥湿地的生态保护功能。   2材料与方法   2.1样品采集   2011年5月,在花溪河花溪景区河段从上游往下,依次设置花溪水库、平桥、牛角岛、董家堰、中曹司5个取样点(图1)。采样点情况如下:花溪水库至平桥段有生活饮用水水源取水口;牛角岛附近为城镇生活区;牛角岛至董家堰河段建有人工湿地系统;中曹司为花溪十里河滩末端。不同介质选取水体、底泥、水生植物、水生动物4种介质。水样采集于水体表面下0.5m处,底泥采用抓斗式采样器进行采集。水生植物选取花溪河水生植物群落中优势种——苦草[5](Vallisneria spiralis)为研究对象。水生动物采集花溪河水中常见的鲫鱼种[6](Carassius auratus)为研究对象。   2.2样品的制备与分析   水样:取80mL水样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5mL优级纯浓硝酸,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00mL,用AF-640A型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总汞含量[7, 8];底泥、苦草:将刚采集的淤泥、苦草剔除动植物残体、碎石等杂质,自然风干、研磨。将称取好的样品加入王水消解液后消解35 min,用(1+95)的盐酸溶液转移至50mL容量瓶,摇匀,放置澄清后,用DMA-80自动测汞仪进行测定[9];鲫鱼样:将刚采集来的鲫鱼样去鳞、去皮,去骨,取其背脊肌肉部位,均浆,盛在表面皿上,放入烘箱中加热干燥,升温至60℃后保持恒温48h,待样品完全干燥后取出,粉碎,加酸处理后,直接用自动测汞仪进行测定[10]。   3结果与分析   3.1花溪河不同介质中汞含量分布情况   根据检测数据(图2)结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基本项目标准限值可知:花溪水库中水体的汞含量未测出,花溪河平桥水体中的汞含量为0.037μg/L,达到Ⅰ类水标准,符合国家饮用水的质量标准;牛角岛水体中的汞含量是0.486 μg/L,在Ⅲ类—Ⅳ类水标准之间,汞含量超标,可能是由于该地段处于城镇居民生活区,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和煤的燃烧而造成汞污染;水体经过生态湿地后的董家堰段、中曹司段汞含量分别为0.065μg/L和0.046μg/L,在Ⅱ类—Ⅲ类水标准之间,汞含量明显比上游牛角岛的水的汞含量低,可能是由于水体的自净作用和生物的富集作用产生的效果。   在对花溪河水体中其他介质汞含量进行检测时发现(图3):底泥、苦草、鲫鱼介质中汞含量趋势与水体中汞含量较为符合。在花溪水库、平桥段水、淤泥、鲫鱼以及苦草中总汞的含量极低,在牛角岛段,水、淤泥、鲫鱼以及苦草的汞含量都呈现最大值,表明汞污染比花溪河其他段严重。底泥中汞含量:花溪水库和平桥的底泥中汞含量都比较低,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的一级范围;而牛角岛、董家堰和中曹司段的淤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