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产能过剩问题的研究综述.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内外产能过剩问题的研究综述

国内外产能过剩问题的研究综述   摘要:通过对产能过剩概念、原因、度量和预警等方面研究的回顾,总结出相关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研究表明,国内外学者对产能过剩的概念和原因的研究已较为成熟,而在度量和预警方面还缺乏较为科学的评价体系和实证分析。   关键词:产能过剩;概念;原因;度量方法;预警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10-0117-04   我国工业领域出现产能过剩问题的时间并不算长。改革开放前,我国几乎所有工业产品均处于短缺状况。由于缺乏市场竞争,导致当时产品品种单一、质量粗糙,无法满足社会消费需求。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企业竞争加剧,迫使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千方百计降低成本,持续提高产品质量,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现在我国许多产品的产量已位居世界前列,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争上大项目,致使钢铁、水泥等产业出现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常见现象,适度的产能过剩能够促进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改进管理水平,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但严重的产能过剩直接导致产品价格疲软、市场恶性竞争,加剧企业经营困境,影响投资增长和投资效率,危害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产能过剩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对产能过剩的概念、影响因素、度量研究和预警分析等四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一、产能过剩概念研究   一是从生产能力角度阐述产能过剩的概念与内涵。如,王兴艳认为,产能过剩是在一定时间和技术条件下生产能力存量的过剩,即某一产业的生产能力远远大于市场需求。周劲认为,在一段时间内,当某一产业的生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大于该产业的实际产出数量,或者说超出行业正常范围时,表明该产业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产能过剩问题。二是从产生的原因及后果角度阐述产能过剩的概念与内涵。如,李江涛认为,随经济周期波动而出现的有效需求远低于产品实际生产能力,导致了产能过剩现象。张保权认为,产能过剩是指由社会有效需求低于实际生产能力所导致的竞争加剧、产品积压、价格下跌等后果。王立国和张日旭认为,产能过剩是由于周期性、结构性及体制性原因而造成的实际产量和消费量与一定技术水平下全要素投入的最佳产出的严重偏离现象。曹建海、江飞涛认为,产能过剩是指企业的生产和服务能力超出了均衡价格条件下的有效需求,与过度竞争、恶性竞争、重复建设以及过度投资是同一现象的不同表述。卢锋认为,产能过剩以特定部门和产品为研究对象,属于微观经济现象,意指在工业部门,闲置的生产能力超出了某种合理界限,致使价格降低、利润下降乃至持续亏损。三是从分类与判断角度阐述产能过剩的概念与内涵。如,张晓晶认为,产能分为微观产能和宏观产能。对应的,微观产能过剩是指企业的资本边际收益维持在边际成本时出现的产出过剩;宏观产能过剩是指资源未充分利用、经济活动未达到潜在产出水平。王岳平认为,产能过剩可以分为预期过剩和即期过剩。预期过剩是未来某一时期内预期需求与预期生产能力的比值超过合理的范围,表现为在建投资规模的过快增长;即期过剩是当前生产能力与需求量的比值超出了维持市场良性竞争的必要限度,主要表现为产销率和设备利用率低、产品库存增加、价格下跌甚至低于成本、企业亏损面扩大。   二、产能过剩的原因研究   一是从体制方面阐述产能过剩的原因。如,基姆(Jaehong Kim)认为,政府的规制行为会使原有企业节省掉阻止新进入企业需花费的成本,而且原有企业会保有较多的剩余产能,迫使政府设立更为严格的准入限制。谢国忠和立方认为,由于行政干预过强,产能过剩行业总是在过剩与紧缺之中摇摆。郭庆旺、贾俊雪认为,地方政府出台违规优惠政策进行招商引资,引发了企业过度投资,造成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最终形成产能过剩。刘西顺认为,我国信贷集中于银行,而银行对有限大企业客户的争夺导致大企业在信贷供需中处于有利地位,因而可以获得廉价资金。这激励了大企业寻找更多的投资出路,盲目投资热门行业,结果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严重。布鲁斯等(Bruce Blonigen.etl)通过分析出口中产能过剩与政府补贴之间的关系,认为造成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是对出口企业的过度补贴。波斯彻等(Bossche.etl)将产能过剩的原因归结为政府对微观经济的过度干预,认为应对这种产能过剩的最好方法是放开私人部门的投资。斯夸尔斯等(Squires.etl)认为,由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部分投入要素的产权具有公共属性,这导致企业过度消耗资源,并引起产生过剩问题。王立国、张日旭认为,正是由于政治集权、经济分权、土地产权模糊、预算软约束以及政府官员政绩考核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加剧了地方政府行为的异化,扭曲了企业的投资行为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