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史记八书校改理据的研究
史记八书校改理据的研究
[摘要] 最新出版的《史记》中华书局修订本,共列出校勘记3946条,涉及改动文字的有1250条。其中“八书”部分452条,涉及改动文字的有151条,与点校本原有140余处改动相比,在数字上相差并不大,基本符合《修订凡例》规定的“修订本以原点校本为基础”的原则。而具体情况则复杂得多,修订本“八书”部分新增36条改动,对点校本原改动之处作不同处理的也有26条。对两本异同情况的研究,特别是校改理据的研究,是《史记》文献学和古籍整理研究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史记?八书》;修订本;改动;理据
2013年9月,中华书局《史记》修订本的精装本面世,2014年8月推出平装本。此次修订,据《修订前言》介绍:“修订本仍以金陵书局本为底本,兼顾不同印次的文本差异。校勘所用通校本、参校本涵盖宋元明清各个时期不同系统最具代表性的《史记》版本。”①修订本与点校本文字的异同研究,将成为《史记》文献学和古籍整理研究的重要内容。《史记?八书》首开文化专史之先河,拓展了史书的范围,但二千多年来“对八书的专题研究仍是薄弱环节”②。本文试图从《史记?八书》修订的总体概况、两本异同的具体理据研究等角度,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肯定修订工作取得的成绩,也提出一些商讨之处。藉此以见前人筚路蓝缕之功,知今人后出转精之力,并揭示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一、《史记》修订的总体概况与《八书》校改
《史记》“八书”一体,《太史公自序》说:“礼乐损益,律历改易,兵权山川鬼神,天人之际,承敝通变,作八书。”唐代司马贞称“记国家大体”。“八书”大体可分为政治(礼、乐、律、封禅)、自然科学(历、天官)、经济(河渠、平准)三类,切实反映了自远古迄汉初的国家大事与文化史实。以今日研究眼光观照,“书”是司马迁所创设的重要史书体裁,后世史书“书志体”及“十通”、“会要”、“会典”等大批政书类典籍,或为承袭流变,或作纵横扩展,共同构成研究中华文明史不可或缺的文献宝库。而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史记》金陵书局本与点校本校勘研究”(13YJA770032)、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史记)异文的类型特点与价值研究》(14YYA002)阶段性成果。
①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修订前言》第10页。
②徐日辉:《史记八书与中国文化研究》,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99页。历代对“八书”的专题研究则相对薄弱,据徐日辉先生等统计,“专题研究八书的文章,自宋代以来共96篇”①。虽说近十多年又增加了一些论著,扩大了研究的范围,考索《史记》八书的学术渊源以及太史公创立八书的文化背景,探讨《史记》为何只选择上述八项制度,为何不载后代史书所记的刑法、五行、地理、艺文、百官、舆服诸方面的制度,等等,但与《史记》研究论著达4000余部(篇)这一数字相对而言,仍然不很相称。这种状况反映在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上,也呈现出“八书”部分的遗误数量不小,商榷补正的文章不少,对此笔者也曾有订补②,多为修订本吸收。
从点校本没有自己新的校勘记,而以张文虎《札记》做代替⑧,到修订本有近四千条校勘记,应当说修订本有了很大的变化,校勘记也具有较高的学术质量,对阅读《史记》文本大有助益。例如《律书》正文:“大吕长七寸五分三分(一)[二]。太蔟长七寸(七)[十]分二,角。夹锺长六寸(一)[七]分三分一。姑洗长六寸(七)[十]分四,羽。蕤宾长五寸六分三分(一)[二]。林锺长五寸(七)[十]分四,角。夷则长五寸(四分)三分二,商。南昌长四寸(七)[十]分八,征。”(点1249/9至12行,修1490/8至11行④)这一段文字,清张文虎《校刊史记集解索隐正义札记》(以下简称《札记》)引录钱大昕《史记考异》、王元启《史记正讹》等说,多有校正,而局本并未改字。点校本却据《札记》等做了8处改动,可以说出现了系统性错误,也造成了改动中最大的失误。修订本全部不改,校记[-三]说:“本篇所载律数,唐代司马贞《索隐》已疑其误,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蔡元《律吕新书》继起考辨,清代钱大昕《考异》、梁玉绳《志疑》、王元启《正讹》等多有考证,张文虎《札记》亦有申论,诸家考辨校改凡八处。黄树岩、戴念祖、罗琳《史记律书律数匡正――兼论先秦管律》指出:经过严格推算可以认定,《律书》所载不是弦律,而是管律,其资料基本无误,各家考辨误以为弦律而加以推算校勘,结论有误(《自然科学史研究》一九九四年第一期)并举《隋书?律历志》引文与今本《史记》大致相同等为证,结论是“今一仍其旧”。修订本的选择,可以说为此一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做了一个阶段性的小结。又如《封禅书》正文:秦中者,二世皇帝。各有时(月)[日]。(点1379/3,修1658/6)张文虎《札记》:“《志疑》云《汉志》作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