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西山区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DOC

昆明西山区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昆明西山区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

—— PAGE 18 —— 区第十五届人大第二次会议文件 昆明市西山区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4年1月17日在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昆明市西山区发展和改革局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昆明市西山区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提请区第十五届人大第二次会议审查,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3年,全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全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5亿元,同比增长14.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2.5亿元,同比增长22.1%;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43亿元,同比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71亿元,同比增长17.5%;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460元,分别增长15%和15.5%;城镇登记失业率2.8%;人口自然增长率1.69‰。全区三次产业结构从2012年的0.9∶27.1∶72进一步调整优化为0.9∶26.6∶72.5。 (一)促发展,不断提升优化产业结构 按照区委确定现代服务业强化支撑,工业经济转型发展,农 业发展高原都市精品,走产城一体化的经济工作主线,制定了《西山区关于推进 “1662”产业培育提升计划的实施意见》,出台了《西山区加快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发展扶持奖励办法》、《西山区关于加快推进昆明海口工业园区跨越发展的决定》、《关于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实施意见》等政策,为增加发展后劲,提供了强有力的要素保障。 一是第三产业发展提质增速。完成了南亚风情第壹城、红星国际广场(一期)、文化空间三大中央商务区的建设。推动了昆钢科技大厦索菲特酒店、中石油大厦阳光酒店两大五星级国际品牌酒店的建设。西山万达广场、大商汇商贸中心二期、蓝光昆仑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新增商务楼宇50万平方米。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93.5亿元,增长17.7%。全区预计接待游客总数907.62万人次,增长14.37%;旅游总收入85.4亿元,增长20.7%。二是工业经济蓄势增长。突出抓好园区建设和重大工业产业项目建设,工业经济持续发展。海口工业园区预计完成园区基础设施投资5.2亿元,收储土地1098亩,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个、竣工4个,新建标准厂房6.4万平方米,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7.7亿元。重大工业产业项目有了新进展,完成了年产35万吨热镀铝锌硅钢板、25万吨彩涂板项目和梅塞尔格里斯海姆(昆明)气态产品有限公司空分、制氢及气体充装站项目的建设。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增创新型企业1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云南省首个光机电科技孵化器落户西山,实现了科技孵化器零的突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9.7%。三是高原农业特色增强。全区粮食总产1.83万吨,种植高附加值农作物3.7万亩,实现农业增加值3.8亿元。实施了12个都市农庄建设,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42家,实现产值48.8亿元,一批特色农业园区得到提升改造。四是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成功签约奥特莱斯(中国)有限公司“芭蕾雨”项目、新希望集团大商汇改造提升项目、云南文化城置业有限公司云报传媒广场建设项目等大项目。实际利用外资9698.9万美元,实际到位内资106.9亿元。 (二)求实效,不断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深入推进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完成了海口河、金家河、清水河、太家河共3.8千米河道整治工程。全面开展截污工程,建成19个村庄“三池”和深度处理设施;完成滇池环湖西岸8.8千米截污管网铺设。加大城市环境治理,完成前兴路、日新路等6条重要城市道路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城乡园林生态建设,新增城市绿地140.6公顷,种植乔木9.41万株。完成了低效林改造面积6024亩,退耕还林1148亩,五采区植被恢复209亩,石漠化人工造林4717亩,封山育林25000亩。“创森”工作顺利通过“国检”,全区林木绿化率达到64.8%,居全市之首。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切实推进全区节能减排工作,完成节能减排重点项目3个,1户企业获得省级资源综合利用认定。 (三)重民生,不断加强社会事业发展 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到99%以上;完成学前教育增量提质三年行动计划,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100%。卫生服务机构进一步健全,实现10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覆盖;新建区人民医院全面投入使用并成功创建为二级甲等医院;北京三博脑科医院与西山区人民医院实现医疗业务全面合作。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完成2个省级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广场建设。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