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巴河县野生杨树菇菌种分离及培养基筛选的研究.docVIP

哈巴河县野生杨树菇菌种分离及培养基筛选的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哈巴河县野生杨树菇菌种分离及培养基筛选的研究

哈巴河县野生杨树菇菌种分离及培养基筛选的研究   摘要 采用对比法,对哈巴河县野生杨树菇不同液体培养基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在温度25 ℃、湿度80%的条件下,市售PDA和MYPA培养基适宜野生杨树菇菌种分离和菌丝扩大繁殖。该结果可为今后栽培生产杨树菇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 野生杨树菇;菌种分离;培养基筛选;新疆哈巴河   中图分类号 S6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01-0057-02   杨树菇(pleurotus ostreatus),因自然发生在哈巴河县杨树树干或伐桩上而得名。野生杨树菇富含氨基酸和维生素,菇体肥厚,香气浓郁,脆嫩爽滑,味道鲜美。杨树菇子实体大型,菌盖扁半球形或呈扇形,直径4~20 cm,初期浅黑色,后期逐渐变淡,成熟时呈浅灰色或白色;菌盖表面平滑,菌肉白色,肥厚;菌柄短,长2~8 cm,基部有绒毛,侧生或偏生,内实,基部相连,菌盖重叠[1]。杨树菇既是新一代高档的珍稀食用菌,也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药用菌[2]。本文进行3种培养基筛选试验,找出适合野生杨树菇的最佳培养基。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仪器设备。纯水及超纯水系统(HY-CJ-1A)、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锅(YXQ-280SD)、生化培养箱(SPX-250)、生物安全柜(BSC-1360ⅡA2)、温度湿度计、电子天平、培养皿。   1.1.2 供试试剂。马铃薯葡萄糖琼脂(不含抗生素)、蛋白胨、麦芽浸膏、琼脂粉和酵母膏,由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供试菌株采自哈巴河县。   1.2 试验方法   1.2.1 培养基配方与制作。①PDA(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3]:将200 g马铃薯去皮,去芽眼,切成小条放入铝锅中,加入1 000 mL水,煮沸20~30 min至马铃薯酥而不烂时,用6~8层纱布过滤,取滤汁于锅中,再补水至1 000 mL,加入琼脂20 g溶化,再加入葡萄糖20 g搅拌均匀,趁热分装于试管中,用棉花塞塞好,每个试管10 mL。②市售PDA(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取试剂38 g,加水1 000 mL水煮沸,搅拌均匀,趁热分装于试管,用棉花塞塞好,每个试管10 mL。③MYPA(麦芽酵母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4]。先在铝锅中加入1 000 mL水加热,再取麦芽浸膏20 g、酵母膏2 g、蛋白胨1 g、琼脂20 g,放入锅中搅拌均匀后煮沸,趁热分装于试管,用棉花塞塞好,每个试管10 mL。   1.2.2 母种培养。将分装好的不同的试管培养基放入灭菌器内,当锅内压力达到0.15 MPa(锅内温度127 ℃)时保持30 min,灭菌结束后待锅内压力自然降至0时才可打开锅盖[5]。待培养基灭菌完成后,取出倾斜放置在生物安全柜中冷却。在灭菌的同时,将采集好的菌株先后用纯水、超纯水、75%酒精清洗干净放置在生物安全柜中。   接种前开启紫外灯30 min,关闭紫外灯后,开启无菌循环系统,先用75%酒精棉球擦手,点燃酒精灯,将小刀和铁丝在火焰上方消毒,用小刀将菌株沿菌盖至菌柄中间纵向切开,在菌柄和菌盖交界处,用小刀切出一小块菇体,每块0.8 cm左右,厚度0.2 cm,然后用铁丝挑起菇体放入培养基斜面中心处[6],每接种1次都要对小刀、铁丝在酒精灯上消毒。接种完成后放在25 ℃左右的培养箱内暗光培养,每天通风换气,控制空气相对湿度80%左右,观察记录菌丝生长情况,待生长最快的菌丝接近培养基另一端时,进行菌种复壮培养[7]。   1.2.3 母种扩繁。根据菌丝的生长情况,选择菌丝长势很好且无杂菌的培养基中进行扩繁。接种前开启紫外灯30 min,手、台面、接种工具、母种管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点燃酒精灯,火焰上方灼??接种药勺后冷却,凡是伸进试管的杆部均过火灭菌。将原始母种和空自斜面培养基同时握在左手,右手拔掉棉塞,用手将试管口在火焰上方不断搅动,先用药勺弃去原始母种前端1 cm处,然后快速移取0.5 cm2大小的菌种接入试管斜面培养基中央。抽出药勺,再将试管口在火焰上方搅动,在火焰旁塞上棉塞,另一只手换接种管,重复上述操作,接种完毕后贴上标签。接种后,放在培养室内避光培养,培养初期每天都要仔细观察,对污染的试管及时挑除,以免菌丝将污染处盖住,难以挑出,造成损失。   1.2.4 菌丝生长量测定。先将配制好的不同的培养基200 mL分装于250 mL的锥形瓶内,用棉塞塞好,然后将平面培养皿与锥形瓶放入高压灭菌锅内灭菌0.15 MPa时保持30 min,灭菌完成后在超净工作台内趁热将不同的培养基倒入平面培养皿上,平面培养皿的厚度为2 mm。冷却后,通过从已培养好的杨树菇母种试管中,用环状接种针在火焰旁取大小相等的菌块,放入平面培养皿的中央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