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发酵谷氨酸生产中氮源补料的方案
发酵谷氨酸生产中氮源补料的方案
[摘 要]谷氨酸作为食品工业重要的添加剂和鲜味剂,发酵法生产谷氨酸是目前最常使用的方法。其中,发酵生产中氮源补料方案一直是谷氨酸发酵生产调控的重点,直接关系着发酵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关键词]谷氨酸 发酵 氮源补料
作者简介:滕婷婷(1987-),女,四川巴中人,现就读于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生物工程系05-1班;张智(1987-),男,安徽宿州人,现就读于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生物工程系05-1班;王荣(1987-),女,江苏盐城人,现就读于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05-2班。
一、谷氨酸发酵特点
目前工业上应用的谷氨酸产生菌有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噬氨短杆菌等。我国常用的菌种有北京棒状杆菌、纯齿棒状杆菌等。
在谷氨酸发酵中,如果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谷氨酸不断地排到细胞外面,就会大量生成谷氨酸。研究表明,影响细胞膜通透性的主要因素是细胞膜中的磷脂含量。因此,对谷氨酸产生菌的选育,往往从控制磷脂的合成或使细胞膜受损伤入手,以提高细胞膜对谷氨酸的通透性,如生物素缺陷型菌种的选育。
二、谷氨酸发酵原料
发酵生产谷氨酸的原料有淀粉质原料:玉米、小麦、甘薯、大米等。其中甘薯和淀粉最为常用;糖蜜原料:甘蔗糖蜜、甜菜糖蜜;氮源料:尿素或氨水。
氮源是合成菌体蛋白质、核酸及谷氨酸的原料。碳氮比对谷氨酸发酵有很大影响。大约85%的氮源被用于合成谷氨酸,另外15%用于合成菌体。谷氨酸发酵需要的氮源比一般发酵工业多得多,一般发酵工业碳氮比为100:0.2-2.0,谷氨酸发酵的碳氮比为100:15-21。
发酵中原料要消耗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供菌体增殖, 生成足够量的菌体, 使其干重占到发酵液的1.0%1.5%, 这是产酸的前提与基础。第二、生成谷氨酸。第三、由于菌体代谢多支路及发酵条件控制不当而产生的一些其他副产物如乳酸、酮酸、其他氨基酸等等及一些原料被分解而随空气逸出。
三、谷氨酸发酵氮源补料的计算
根据实验数据作如下假设[2,3]:
①1g干菌体可生产谷氨酸10-12g;
②根据谷氨酸产生菌菌体的化学成分中碳、氮、氢、氧的含量,可推算并演示出谷氨酸菌菌体经验式C8H13O4N,这样菌体相对分子质量M=187;因此可写出下列方程式:
2C6H12O6 +NH3 +7/2O2 →C8H13O4N +4CO2+7H2O
(葡萄糖M=180 氮M=17 菌体经验式M=187)
③以发酵液体积为54m3计,对发酵液、等电母液的化学检测表明其中有多种副产物如乳酸、唬拍酸、酮酸及其他氨基酸等等,其量之和约占1.3%左右,其质量可达702kg左右。由于这些副产物的平均分子量与谷氨酸的分子量相差不大,并为简化演算,假设产生这些副产物所消耗的葡萄糖、氨相近于谷氨酸。
④这些副产物中的有机酸亦需NH3中和,据报导发酵液中含有乳酸、琥珀酸等有机酸之和为0.8%左右, 故其质量可达432kg(以发酵液体积54 m3计)。为简化演算假设这些有机酸主要为乳酸和琥珀酸并各占一半, 因此,它们的平均分子量为104。
有了以上条件,我们假设用54m3罐发酵,一批拟产5000kg谷氨酸,按代谢途径分三部分计算,具体过程如下:
(一)菌体生长消耗量:以产酸10%计,由假设①可知要产5000kg谷氨酸需500kg菌体,因此:
2C6H12O6 +NH3 +7/2O2 →C8H13O4N +4CO2+7H2O
消耗葡萄糖量X1: 2×180:187 = X1:500 得 X1 = 962.6kg
消耗液氨量Y1: 17:187 = Y1:500 得 Y1 = 45.5kg
(二)代谢生成谷氨酸消耗量:
由葡萄糖代谢生成谷氨酸方程
C6H12O6 + NH3 + 3/2O2→ C5H9O4N + CO2 + 3H2O
消耗葡萄糖量X2:180:147 = X2:5000 得 X2=6122.4kg
消耗液氨量Y2:因为生成的谷氨酸即被NH3中和,变为谷氨酸铵盐,即实际上在发酵液中谷氨酸是以铵盐形式存在,因此,氨的消耗量增加一倍,则有:
(17×2):147 = Y2:5400 得 Y2=1156.5kg
(三)副产物消耗量:由假设③可知:
葡萄糖消耗量X3:180:147 = X3:702 得 X3=859kg
氨的消耗量Y3:17:147 = Y3:702 得 Y3=81kg
又由假设④可知,中和有机酸需耗氨量Y4:17:104 = Y4:432 得 Y4=70kg
综上所述,要生产50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遥感图像目视的解释和制图.ppt VIP
-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pptx VIP
- 浙江自考00422唐诗研究-速度宝典.pdf VIP
- 2012款一汽奔腾B90_汽车使用手册用户操作图解驾驶指南车主车辆说明书电子版.pdf
- 中信建投-大金重工-002487-深度报告:风能的基石世界的大金.pdf VIP
- 中信建投-电气设备-电力设备行业2026年投资策略报告:站在新周期的起点之上.pdf VIP
- 重症监护病房成人患者护理人文关怀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贵州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等级.pdf VIP
- 浅析户养奶牛繁殖饲养技术与高产管理方法.doc VIP
- 运输物流成本控制措施.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