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形工艺第一部分液态金属铸造成形工艺教学课件.ppt

材料成形工艺第一部分液态金属铸造成形工艺教学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一、基本工艺要素及其控制 第一章 液态金属铸造成形工艺基础 一、基本工艺要素及其控制 铝硅合金的变质处理: 变质处理:向金属液体中加入一些细小的形核剂(又称为孕育剂或变质剂),使它在金属液中形成大量分散的人工制造的非自发晶核,从而获得细小的铸造晶粒,提高材料性能。 ZL102变质前后的铸造组织 * 一、基本工艺要素及其控制 第一章 液态金属铸造成形工艺基础 一、基本工艺要素及其控制 铝硅合金的变质处理: 含Si量及变质处理对铝硅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变质处理后,Al-Si合金的力学性能有明显改善; 含Si量越高,性能提升越明显。 * 一、基本工艺要素及其控制 第一章 液态金属铸造成形工艺基础 一、基本工艺要素及其控制 铝硅合金的变质处理: 传统铝合金变质剂由钠盐和钾盐混合而成,种类繁多; 通用一号:变质、覆盖和精炼作用,用于浇注重要件: NaF: 60%,NaCl: 25%,NaAlF6: 15% 三元变质剂:一般在合金精炼后使用,以进行变质处理: NaF: 25%,NaCl: 62%,KCl: 13% 操作:除气精炼-扒去表面氧化夹渣-均匀撒2-3%变质剂,保持10-12分钟(使其熔化结壳)-用压瓢轻压入Al液(100-150mm深处)-上浮结壳后,再重复压入数次(3-5分钟)-取样检验。 * 一、基本工艺要素及其控制 第一章 液态金属铸造成形工艺基础 一、基本工艺要素及其控制 其它变质剂: 锶(Sr)变质:加入0.02-0.06%Sr,(720?C,Al-Sr合金) 长效6-8小时,但易形成SrH,增大除氢难度,且易发生铸型反应,并导致针孔; 锑(Sb)变质 稀土元素变质 精炼-变质剂(复合作用) 过共晶Al-Si合金变质:P-Cu合金(含P 10%),加1%即可 Ti、B、Zr等以中间合金或盐类形式加入铝液,形成TiAl3、AlB2、TiB2等高熔点质点 细化衰退——熔炼或浇注时间过长时,所形成的异质核心沉积到熔液底部,会导致细化能力丧失。 * 一、基本工艺要素及其控制 第一章 液态金属铸造成形工艺基础 一、基本工艺要素及其控制 铝合金的铸造工艺要点: 铝合金的凝固收缩率大,多需加冒口使铸件实现顺序凝固,以便补缩。 铝液性质活泼,为防止铝液的氧化,浇注时勿断流。 浇注系统应能防止金属液的飞溅,以便将金属液平稳地导入型腔,不致卷入气体或氧化膜。 * 4.4、铸造镁合金及其熔炼: 一、基本工艺要素及其控制 镁合金:纯镁中加入Al、Zn、Mn、Zr及稀土等元素,制成镁合金,其密度较铝合金更低,比强度高于铝合金和钢,比刚度接近铝合金和钢。 铸造镁合金牌号:ZM+顺序号表示。 ZM1、ZM2、ZM7、ZM8: Mg-Al-Zn 系 ZM5: Mg-Zn-Zr系:较高的强度,良好的塑性和铸造工艺性能,耐热性较差,主要用于制造150℃以下工作的飞机、导弹、发动机中承受较高载荷的结构件或壳体。 ZM3、ZM4和ZM6:Mg-RE-Zr系。良好铸造性能、常温强度和塑性较低、耐热性较高,主要用于制造250℃以下工作的高气密性零件。 第一章 液态金属铸造成形工艺基础 一、基本工艺要素及其控制 * 典型铸造镁合金的性能及应用: 一、基本工艺要素及其控制 第一章 液态金属铸造成形工艺基础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