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合增密,RL结构,中止起飞 CVI增密,SL结构,正常着陆 CVI增密,SL结构,超载着陆 CVI增密,SL结构,中止起飞 三种C/C复合材料摩擦表面的偏光显微照片 摩擦磨损机理由磨屑经摩擦挤压、剪切堆 积在表面形成的磨屑层所决定。 膜片 磨屑 摩擦膜 膜片细化 游离磨屑 膜自修复 剪切成膜机制 RL结构热解炭C/C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机理 不同类型炭纤维氧化特性 预氧丝炭化炭纤维具有更高的氧化活性 等温吸附曲线 900℃等温氧化曲线 预氧丝炭化炭纤维 炭纤维 炭纤维 预氧丝炭化炭纤维 3.4.4 氧化特性与防护 氧化前 预氧丝炭纤维增强 C/C材料 炭纤维增强 C/C材料 氧化顺序: 失重35%后 预氧丝炭化炭纤维 先于 基体炭 先于 炭纤维 C/C复合材料中纤维、基体炭氧化特性 不同结构热解炭的氧化特性 973K时等温氧化 粗糙层RL为主的C/C复合材料氧化最慢,光滑层SL为主的氧化最快。 变温氧化曲线,加热速率5℃/min RL SL+RL SL RL SL+RL SL SL RL SL+RL 氧化残重 开孔率和孔比表面积对氧化速率的影响 决定氧化速率的是微孔比面积,而不是开孔孔隙率 等温氧化速率曲线(900℃) 表面积6.026m2/g 孔隙率15.66% 表面积3.573m2/g 孔隙率18.32% 表面积2.262m2/g 孔隙率12.16% 时间/min 氧化速率 C/C复合材料氧化机制 620 oC 氧化 20min 再经720 oC氧化5min 再经820 oC氧化5min 氧化反应受控于界面和微裂纹数量 Ⅰ:纤维-热解炭 Ⅱ:热解炭-热解炭 Ⅲ:微裂纹 Ⅳ:微 孔 > 氧化速率 预浸涂 ? 涂层成分设计 致密、自愈合、强结合、抗氧化性好 喷涂复合浆料 ? 复合涂层技术 固化处理 (发明专利:Z0,6) 骨架相(ZrO2、Al2O3等) 玻璃相(SiO2、B2O3等) 助熔剂(CaF2、PbO4等) 耗氧剂(SiC、B4C等) 其它辅助剂 抗氧化涂层成分设计及复合涂层技术 制备技术 化学气相渗透(CVI)工艺 等温等压法 压差法 脉冲法 FCVI 热梯度-压力 脉冲CVI CLVI 均热法 热梯度法 4 C/C复合材料快速CVI致密化技术 化学液气相渗透技术 C/C复合材料碳原子排列机理及其演变机制 科 学 问题1 树脂炭 热解炭 炭纤维 C/C结构示意图 C/C材料中存在多相 各相碳微晶结构千差万别 碳微晶结构直接影响C/C材料性能 碳原子排列整齐 碳原子排列紊乱 5 C/C复合材料研究前沿 C/C材料中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界面 界面显著影响碳微晶结构 界面是决定C/C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 C/C复合材料界面特性与表征 科 学 问题2 树脂炭/热解炭界面 炭纤维/热解炭界面 热解炭/热解炭界面 C/C结构示意图 炭纤维/热解炭界面结构 炭纤维 界面区 热解炭 5 nm 4 C/C复合材料研究前沿 C/C材料应用环境极其苛刻 C/C材料防护困难 C/C复合材料环境服役动态过程与防护机理 科 学 问题3 基体改性 表面涂层 20mm 40mm 4 C/C复合材料研究前沿 多层复合+梯度(TaC/SiC) 多层复合HfC/SiC) 多层 复合 梯度 涂层 美国Ultramet公司报道 本课题开发技术制备 (发明专利申请号200410023390.0) 谢谢各位! 中南大学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 石墨平面结构-SP2 A B A c Graphite 石墨晶体结构 C60晶体 Fullerenes (C60) 除了几种结晶形态外,碳的另一类同素异形体为无定型碳。无定形碳一般多指炭黑、木炭、活性炭等。实际上它们并非真正的无定形碳,而是属于微晶碳,其成键轨道为sp2 + sp3。 在结晶形碳和无定形碳之间,存在着大量的过渡态碳,它是无定形碳向晶形碳过渡的中间产物,其结构属乱层石墨结构。 无定形碳和过渡态碳 碳结构Franklin 模型 无定形炭及过渡态炭的石墨化 炭的晶体结构还与原材料密切相关。Franklin将炭分成易石墨化炭和难石墨化炭,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部分易石墨化炭。如右图所示: 碳结构石墨化随高温处理温度的变化 炭/炭复合材料的重要组元CVD热解炭属于乱层堆积的六方晶碳型,缺乏晶体结构的三维有序排列。经适当高温处理,热解炭内部可产生一种石墨晶体结构,其晶体结构随高温处理温度变化的示意图如左图所示。 石墨化——通过加热的方式把热力学非稳定态的炭材料转变为稳态的石墨的过程。 3.2 炭/炭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 粗糙层(RL)结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