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6 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管理 3.6.1 污泥的培养、驯化 异步培驯法:先培养后驯化 适用于:工业废水或以工业废水为主的城市污水 同步培驯法:培养、驯化合并进行 适用于:生活污水或以生活污水为主的城市污水 接种培驯法:引入其他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为种泥进行曝气培养 培养方法 间歇培养 闷曝2~3d,停曝,静沉1h,排上清液,循环 低负荷连续培养 闷曝1d,连续进水连续曝气,回流 接种培养 投入其它处理厂的正常污泥,满负荷连续培养 培驯注意事项 培养细菌的温度T:15-30℃ 适宜的pH值:7.2-7.4 DO:提供足够 营养比:C:N:P=100:5:1 进水浓度(负荷):控制适当,不能过高 毒物浓度:尽量避免,控制在最高允许浓度 3.6.2 控制方法与参数 试运行 目的:确定最佳运行条件 综合考虑MLSS、空气量、污水注入方式、氮磷投量等因素 控制方法与参数 正常运行 使活性污泥保持较高的活性、数量稳定 (1)曝气量调节 曝气池出口处DO浓度控制≥1.5mg/L (2)回流污泥量调节 回流污泥量、回流比、MLSS浓度、F/M控制 (3)剩余污泥排放量的调节 排放的剩余污泥大致等于污泥增长量 控制方法与参数 运行效果检测 (1)处理效果:进出水和溶解性BOD、COD,进出水和挥发性SS,进出水有毒物质 (2)污泥情况:污泥沉降比、MLSS、MLVSS、SVI、微生物镜检观察 (3)微生物的营养和环境条件:N、P、pH、DO、水温 常用水质管理指标 T:15-30℃ 最佳pH值:7.2-7.4 DO:1.5mg/L SV:15-20% X:1.5-2.5g/L 3.6.3 运行管理 污泥腐化 污泥上浮 污泥解体 污泥膨胀 泡沫问题 异常生物相 1、污泥腐化 现象:二沉池污泥长期滞留厌氧发酵产生H2S、CH4等气体,致使大块污泥上浮 原因:池斗构造不合理、污泥难下滑或刮泥设备有故障 控制方法:加大二沉池池底坡度、改进池底刮泥设备;安设不使污泥外溢的浮渣清楚设备 2、污泥上浮 现象:污泥在二沉池底反硝化,造成污泥脱氮上浮 原因:曝气池内污泥龄过长,反硝化不完全 控制方法:增加污泥回流量、降低混合液污泥浓度、缩短泥龄、降低溶解氧 3、污泥解体 现象:处理水质混浊、污泥絮凝体微细、处理效果变坏 原因:处理系统运行不当,污水中混入有毒物质 控制方法:排查污水量、回留污泥量、空气量、SV、MLSS、DO等多项指标,查明进水来源 4、污泥膨胀Sludge Bulking 1) 丝状菌膨胀 2) 非丝状菌膨胀 (1)丝状菌性污泥膨胀 定义:由于活性污泥絮体中丝状菌过度繁殖而导致的污泥膨胀; ? 主要菌种:球衣菌属、贝氏硫细菌、霉菌以及正常活性污泥中的某些丝状菌如芽孢杆菌属等; 原因:——污泥膨胀理论 ? (1)丝状菌性污泥膨胀 (1)丝状菌性污泥膨胀 ? (1)丝状菌性污泥膨胀 污泥膨胀理论: (1)低F/M比(即低基质 浓度)引起的营养缺乏型膨胀; ——污泥膨胀的选择性理论 ? (2)低溶解氧浓度引起的溶解氧缺乏型膨胀; (3)高H2S浓度引起的硫细菌型膨胀。? 污泥膨胀的“选择性理论” (1)丝状菌性污泥膨胀 定义:由于活性污泥絮体中丝状菌过度繁殖而导致的污泥膨胀; 主要菌种:球衣菌属、贝氏硫细菌、霉菌以及正常活性污泥中的某些丝状菌如芽孢杆菌属等; 原因:——污泥膨胀理论 ① 临时控制措施: 污泥助沉法: ①改善絮凝性,投加絮凝剂如:硫酸铝等; ②改善沉降性和密实性,投加粘土、消石灰等; 灭菌法: ①投加杀菌剂如氯、臭氧、过氧化氢等杀灭丝状菌; ②投加硫酸铜等杀灭球衣菌。 ②运行调节措施 加强曝气 ①加强曝气,提高混合液的DO值; ②使污泥常处于好氧状态,防止污泥腐化,加强预曝气或再生性曝气; 调节运行条件: ①调节进水pH值; ②调整混合液中的营养配比; ③适当调节污泥负荷。 ③工艺控制措施 原理:对现有设施进行改造,或采用新的设计思路,从工艺运行上确保污泥膨胀较少发生; 增设生物选择器: 定义:增加一个反应池,通过工艺设计造成其中中的生态环境有利于选择性地发展菌胶团细菌,应用生物竞争机制抑制丝状菌增殖,从而达到控制污泥膨胀的目的; 对象:低基质浓度引起的营养缺乏型污泥膨胀 生物选择器 生物选择器 (2)缺氧选择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