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巴拉河水库工程混凝土闸坝可研的设计的研究
巴拉河水库工程混凝土闸坝可研的设计的研究
摘 要:巴拉河水库建设对保障凯里市基本生活用水和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结合工程地形地质条件,首部枢纽设计由闸坝+坝身溢流表孔方案,坝轴线呈N74°E直线布置,坝顶高程703m,最大坝高12m,坝顶长92.8m,坝顶净宽6.5m。经多次设计方案的优化调整后,枢纽布置、大坝结构体形等均满足相关标准及设计规范要求,已获得审查批准。
关键词:巴拉河水库;混凝土闸坝;可研设计
1 工程概况
巴拉河水库位于黔东南州凯里市三棵树镇挂丁村养薅寨,所在河流巴拉河属于清水江右岸一级支流。坝址以上集雨面积为526.7km2,主河道长64.5km,平均比降6.8‰。水库正常蓄水位700.00m,设计洪水位700.538m(P=5%),校核洪水位702.218m(P=2%),总库容105万m3。主要建筑物有混凝土闸坝、溢洪道、下放生态水管等。大坝最大坝高12.00m,坝轴线长101.2m,溢洪道净宽63m。枢纽工程为Ⅳ等工程,工程规模为小(1)型[1]。
2 坝址地形地质条件
坝址位于养薅村东面巴拉河河段,距上坝址480~500m,河流流向N15~205°W,河谷呈不对称“V”型。左岸704m高程以下地形坡度40~45°,704m高程以上为养薅村阶地坝子,地势平缓,右岸地形45~55°,较左岸稍陡。河底高程692.0m,河床宽60~65m,河床水深0.3~0.5m,河床纵比降4.5~5‰,设计正常蓄水位700m高程时,河谷宽75.4m,河谷宽高比为6.28,属宽敞河谷。河床及两岸地层岩性为前震旦系上板溪群番招组第二段(Ptbnbf2)灰绿、灰、深灰色薄层至中厚层状绢云母板岩、硅质绢云母板岩;第四系河流冲洪积层(Qal+pl),物质成份为砂卵砾石层,主要分布于河床及两岸沙滩台地,厚度4~6m;残坡积层(Qel+dl),主要成份为粘土夹碎石,间断性的分布于右岸缓坡地带及左岸养薅坝子内,厚度0.5~2.5m。坝址区为Ptbnbf2变质岩地层,地下水类型为基岩裂隙水、孔隙水,坝址区河床两岸基岩均有风化裂隙水浸出现象,分散补给巴拉河。
3 混凝土闸坝枢纽主要建筑物设计
3.1 混凝土闸坝设计
3.1.1 闸坝体型设计原则
工程建成后,大坝坝顶作为连接两岸的主要交通通道,坝顶宽度应满足施工期混凝土填筑的施工要求和施工设备布置及灌浆材料和设备运输的需要,同时溢流坝段还要满足闸门布置、闸门安装、大坝运行观测等要求,经综合考虑取坝顶宽度为6.5m。
3.1.2 坝体结构
挡水建筑物为混凝土闸坝,坝轴线沿N74.000°E直线布置,分为溢流坝段和非溢流坝段。非溢流坝段桩号0+000.000m~桩号0+013.300m、桩号0+091.100m~桩号0+102.200m,坝顶高程703.00m,最大坝高12m,左岸坝段坝顶宽6.5m,底部宽6.5m,右岸坝段坝顶宽4m,下游坝坡坡比为1:0.7;溢流坝段桩号0+013.300m~桩号0+091.100m,堰顶高程694.00m,最大坝高11m。大坝坝顶上、下游侧均设混凝土栏杆,左右岸均有上坝公路连接,坝体不设灌浆廊道。坝体每15~21m设一道横缝,将坝体分成5个坝段,横缝为铅直缝,面上设置梯形铅直键槽。横缝上游面以及下游面校核下游水位以下各设一道止水铜片。
3.1.3 基础处理
(1)坝基开挖
坝址区出露地层为前震旦系板溪群番招组(Ptbnbf2)第二段,岩性为灰绿、灰、深灰色薄层至中厚层状板岩,夹少量变余砂岩,河床段大坝建基面置于强风化下部至弱风化上部,接近坝顶高程坝段建基面置于强风化中、下部。开挖边坡闸坝上、下游基岩按1:0.5坡度开挖,坝肩覆盖层按1:1边坡开挖,河床沙砾石按1:1.25边坡开挖。坝基(肩)开挖后,由于右岸岸坡较陡,在大坝右坝肩形成11m高的开挖边坡,为保证施工期及运行期边坡稳定,对该边坡采取的主要措施是“Φ25随机锚杆+C20喷混凝土+Φ8钢筋网(双层)”支护,锚杆间距3.0m,深入岩层长度3m~8.0m,呈梅花型布置。
(2)固结灌浆
大坝基础开挖过程中,爆破震动可能使岩体松动,从而降低其承载力。并存在部分裂隙向坝基岩体内延伸发展的可能性[2]。因此,为保证坝基岩体的完整性,提高基础承载能力,需对大坝基础作固结灌浆处理。固结灌浆孔布置于整个坝基面,沿坝底宽度方向呈梅花形布置,间排距3.0m,平均孔深5.0m,灌浆控制压力0.5MPa~0.7MPa。
(3)防渗帷幕
坝址区出露地层为前震旦系板溪群番招组(Ptbnbf2)第二段,岩性为灰绿、灰、深灰色薄层至中厚层状板岩,夹少量变余砂岩。坝基及两坝肩地层为番招组(Ptbnbf2)变质岩相对隔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