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解释3-测井资料解释基础1-储层特点、评价要点完整课件.ppt

测井解释3-测井资料解释基础1-储层特点、评价要点完整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结合取心和岩屑录井资料作对比分析,总结出用测井资料划分岩性的地区规律。 SP、CAL、微电极、GR、NGS、DEN、CNL、AC、RT 淡水泥浆井的曲线 盐水泥浆井的曲线 SP、CAL、微电极、GR、 AC、 NGS、DEN、CNL、RT、Jnr、EPT 下页用实际测井曲线进行分析,课后留作业 (3) 交会图确定岩性 M--N DEN--CNL 2、储集层的划分(砂泥岩剖面) (1) 要求 将一口井或一个井段中的储集层划分出来,并确定出顶、低界面的深度及层段的厚度。 (2) 划分方法 观察曲线 各曲线的用途 SP、GR、NGS、CGR、CAL、 DEN、CNL、AC、RT 确定渗透层 确定层界面 写出结论 收集该井的资料 ?解释井段的RW基本相同 ?储集层的界面用一水平分层线表示 ?渗透层中有夹层应去掉或分为两个层解释 ?遇到岩性渐变层的顶、底界面,就分到岩性渐变结束(纯泥岩或非储集层开始为止) 讲实际曲线 留作业 注意 泥浆的类型 录井资料的岩性组合 ?在一个较厚的储集层中,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释结论应分层解释。 四、储集层评价要点 1、地层评价(储集层)的基本任务 储集层评价 单井储集层评价 多井储集层评价 产能 单井储集层评价 划分储集层 确定岩性、物性、含油气性 综合解释中讲 多井储集层评价 全油田测井资料标准化 井间地层对比 建立油田参数转换关系 测井相与沉积相研究 单井储集层精细解释 储集层的纵、横向展布 储集层参数的空间分布 油气地质储量计算 油藏描述中讲 2、岩性评价 ? 岩石类别 (砂岩、灰岩) ? 泥质含量和粘土含量 Vsh、Vclay ? 矿物骨架的百分含量(交会图、解释程序求) ? 泥质的分布形式和粘土矿物成分 ? 泥质的分布形式对泥质砂岩的Fe影响很大 如有岩性密度测井、NGS便可确定粘土类型及粘土矿物的含量。 3、含油气性评价 (1)、地质上对含油级别的描述 录井资料上有 饱含油 含油 微含油 油斑 油迹 荧光 对于特定地区来讲,根据So或 Sw的界限值可确定含油气性,偶而有反常现象。 例:Sw高,但产出的流体是油或者是气,此时可用可动水和相对渗透率来评价。 (2)、测井资料对储集层含油性作定量判断的参数 Sw、Swb、Swm、Sh、So、Sg、Sor、Som 冲洗带可动油体积 Vom=F ? Som Vor=F ? Sor 冲洗带残余油体积 * * 一、储集层的地质特征 1、储集层 把同时具有上述两个条件的岩石称为储集层(目的层、渗透层) (1)储集层 能存储油气的孔隙、孔洞、裂缝等空间场所 孔隙、孔洞、裂缝之间必须是相互连通的,在一定压差下能形成流动的通道。 (2) 孔隙性 岩石具有各种孔隙、孔洞、裂缝形成的流体存储空间的性质。 (3) 渗透性 在一定压差下允许流体在岩石中渗流的性质。 (4) 储集层的物性 指孔隙性和渗透性,是储集层必须同时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 (5) 形成油气层的基本条件 储集层 (6)测井资料进行地层评价和油气分析的基本对象 储集层 碎屑岩储集层 碳酸盐岩储集层 其它岩类储集层 (7) 储集层按成因和岩性分为 (8) 砂泥岩剖面 在油井剖面中,常常是砂岩、泥岩交替出现,这种剖面测井解释中称之为砂泥岩剖面。 2、碎屑岩的组成: 各种矿物碎屑、岩石碎屑、胶结物(泥质、灰质、铁质)、孔隙空间。 决定碎屑岩岩性特征的主要因素 碎屑成分 颗粒的大小 3、碎屑的矿物成分 (1) 常见的碎屑矿物主要有 石英(分布广、含量最多、出现在砂、粉砂岩中) 长石(含量仅次于石英) 粘土 重矿物(2.86,含量少,常见的有辉石、重晶石、磁铁矿、金红石),对密度测井有重要影响 (2)岩屑(岩石碎屑) 母岩经机械破碎形成的岩石碎块,由两种以上的矿物集合体组成,保留这母岩的结构特点。 砾岩中的岩屑含量最高 砂岩中多为细粒结构和隐晶结构的岩屑 粉砂中无岩屑 4、碎屑颗粒的粒度 (1) 粒度:颗粒的大小 用粒径来表示 它是碎屑颗粒最主要的结构,直接决定着碎屑岩的分类、命名和性质。 粘土 MD 0. 01mm 据粒径的大小把碎屑岩分成三类 砾岩 MD1mm 砂岩 1mm MD0.1mm 粉砂岩 0. 1mm MD0.01mm 常用粒度值来计算K,MD大,K大,反之,亦然 (2) 碎屑颗粒的分选性: 颗粒大小的均匀程度 分选性与孔隙性、渗透性间的关系 分选差,颗粒不均,大颗粒间形成的孔隙就被小颗粒所充填,使岩石的渗透性和孔隙性变差。 5、胶结物 (1)胶结物 把松散的砂、砾胶结成整体的物质 (2)常见的胶结物 泥质(粘土):主要的胶结物,胶结的砂岩较疏松,孔隙性、渗透性较好。 灰质(钙质):仅次于泥质 硅质 胶结的砂岩、致密、坚硬、储油物性差 铁质 (3)胶结物的影响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