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学案课例的研究
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学案课例的研究
[摘要]新课程改革下,导学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融合了导、学、练、等几大功能于一体。教师在导学案的设计编写中,将与课程相关的大量资料编排在导学案中,不但节省了学生预习的时间,也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力武器。《念奴娇?赤壁怀古》新授课导学案主要有自主预习――合作探究――引领探究――拓展练习――我的收获这五个环节。
[关键词]导学案课例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16)130018
【内容分析】本课处在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这个单元学习的是宋词。宋代诗词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风格各异。赏析这首词要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感受本词雄浑壮阔的意境,了解苏词豪放的风格。
【学习目标】
1.诵读吟咏,感受本词雄浑壮阔的意境。
2.掌握常用鉴赏古诗词方法。
3.了解作者壮志未酬的苦闷。
【学习重点】
1.情与景的自然结合。2.了解苏词的艺术风格。
【自主预习】
1.注音:纶(guān)巾 樯橹(lǔ)华(huá)发 还酹(lèi)淘(táo)
2.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①浪淘尽(冲洗) ②千古风流人物(有丰功伟绩的)
③人道是(人们说是) ④雄姿英发(指周瑜的风姿与才情卓越不凡)
⑤一尊还酹江月(还是把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3.知识链接
①了解作者
苏轼( 1036―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学家,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嘉?v进士。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推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出任杭州等处地方官。又因作诗得罪朝廷,被捕入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时,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远徙琼州,后死于常州。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书法四大家”。
②相关背景
《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写于苏轼谪居黄州游赤壁时(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作者时年 47 岁。作者早年颇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屡遭贬谪。来黄州之前,因“乌台诗案”他曾下狱,险遭杀身之祸。但他为人旷达,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就是他这种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词的格调是豪壮的,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
4.整体感知:
①读――朗诵作品,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苏词豪迈的语言。(教师做范读及指导)
②品――每每古人游历名山大川,必有所感。从文中题目《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赤壁怀古”,大概感知本词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缅怀古人,有感而发
③思――研读全文,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上片,描绘赤壁的景色 ;下片,周瑜的丰功伟绩和此人的感慨。
【合作探究】
(一)研读上片
1.题为“赤壁怀古”,上阕中写了哪些景观?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用一个词概括景物的特点。
明确:景观――大江、故垒、乱石、惊涛、千堆雪。景物特点――雄奇壮观、气势磅礴。学生可以自由概括景物的特点,教师加以指导。(例:雄浑、壮阔、恢弘、磅礴)
2.同学们虽无法亲眼目睹赤壁壮观的景致,却可以感受雄浑的意境,得益于作者精妙绝伦的用词。思考:上片中哪些字较有韵味。有何妙处?
明确:“穿”写出山崖高耸入云的动势及山岩的陡峭。
“拍”写出了江涛的力度,拍击江岸,澎湃有声。写出了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
“卷”写出了波涛翻滚,力量浩大,汹涌澎湃。展示了一幅阔大的雪浪图。
“惊”写巨浪;“淘”长江奔流之态。景、人融合,历史淘尽小人物。创造了一个深邃的意境。
妙处:诗人采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让人联想到三国时期复杂动荡、波澜壮阔的时代特征和赤壁之战惊险激烈的恢弘场面。笔法肆意洒脱,意境雄浑开阔,豪情可吞吐风雷,在大江汹涌奔腾,使人想起锦绣山河中涌现的千古风流人物。
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一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由状景过渡到述人。前句总结上阕,是作者不自主发出的感叹,后句是由江山引发出的思考,如此江山,必然会产生许多与之相称的豪杰。
(二)研读下片
1.下阕聚焦在哪个英雄人物?――周瑜
2.阅读下片,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英雄周瑜?
明确①称呼(周郎、公瑾):尊敬。
②生活(小乔初嫁了):美人爱英雄
③外貌(雄姿英发,羽扇纶巾):风度翩翩、潇洒从容
④能力(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以少胜多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