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孔银电极的制备及其用于CO2电还原性能的研究-化学工艺专业论文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摘 要
CO2 电化学还原是解决温室效应及实现 CO2 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银是一 种良好的可将 CO2 选择性还原为 CO 的电催化剂。但目前普通 Ag 片电极存在电 流效率较低、电极易中毒失活等问题。本研究以提高电极电活性表面积和稳定性 为目标,采用氢气泡动态模板法制备具有银纳米颗粒堆积的孔壁、三维立体的多 孔结构的银电极,并研究该电极电还原 CO2 为 CO 的电催化性能。
在多孔银电极制备中,考察了沉积液组成、沉积电流密度、沉积时间等制备
条件对电极形貌及 CO2 电还原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制备条件。采用 SEM、XRD、 EDS 表征了电极形貌和组成,结果表明多孔银电极沉积层孔壁由粒径为 40~ 100nm 的银纳米颗粒构成,平均孔径约 20μm,沉积层厚度约为 30μm。多孔银 沉积层为多晶结构 Ag,电极表面无杂质。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与平滑银片 电极相比,多孔银电极的电化学表面积约为 120 倍,CO2 还原分电流最高约为
3.5 倍
将多孔银电极应用于 CO2 电还原制 CO 研究中,考察了电解电位、电解液浓 度、反应温度等电解反应条件对电极 CO2 电还原性能的影响。在电解电位为-1.7V、 电解液中 KHCO3 浓度为 0.5M、反应温度为 25℃时进行恒电位电解反应 1h,多 孔银电极上反应电流密度可达 14 mA/cm2,CO 电流效率在反应时间内稳定保持 在 90%以上;而相同条件下平滑银片电极上电流密度仅为 7 mA/cm2,且在反应 1h 内 CO 电流效率由 74%降低至 58%。电极失活原因探究结果表明,银片电极 电解反应后表面部分区域出现的黑色含碳氧的化合物可能是造成银片电极失活 的主要原因;而多孔银电极由于电极表面独特的纳米颗粒结构使其在反应中不易 发生失活,催化稳定性更高。
通过 Tafel 测试对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发现多孔银电极与银片电极上 CO2 电还原的速率控制步骤相同,均为 CO2 得一个电子变为吸附态的 CO2?-的过程。 采用旋转圆盘电极装置减小扩散控制影响后,反应电流密度增加为 21 mA/cm2。 在电极稳定性进行考察中,多孔银电极在持续反应 4 h 内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 而在重复使用三次过程中,随使用次数增加,平均电流密度逐渐降低,SEM 结 果表明这是由于重复使用过程电极表面的部分银颗粒发生了脱落。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电化学还原 多孔银电极 一氧化碳
ABSTRACT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CO2 is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resolving the green-house effect as well as realizing the utilization of CO2. Silver is a promising electrocatalyst for selective reduction of CO2 to CO, while it still has the problems of low current density and rapid loss of activity. Aiming to develop an electrode with large active surface area and high stability, we prepared a three-dimentional porous Ag electrode with nanostructured pore walls and studied its catalytic performance in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CO2 to CO.
In the electrode preparation process, influnces of the electrolyte composition,
current density and deposition time to the electrode morphology and its CO2 electroreduction performance were studied. And finally the optimized preparation conditions were established. Techniques of SEM, EDS and XRD were employed to characterize the morphology and composition of the electrod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多关节机器人轨迹规划及离线编程方法研究-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论文.docx
- 多分层试井仪所获取的油藏动态参数质量分析与对比-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多分子蛋白标记物和染色体异常检测在膀胱尿路上皮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业论文.docx
- 多出口离心风机流量分配规律的研究-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多分支中压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测距分析-电气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多分支配电网故障精确定位研究-电气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多分布活动轮廓模型图像分割-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多分支并联管道流量分配机理及算法的数值研究-车辆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多分散系半固态金属流变模型在镁合金中的应用-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论文.docx
- 多分类机器学习及其在蛋白质结构类预测中的应用-控制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多孔锆钛酸压电陶瓷的制备与性能表征-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论文.docx
- 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与镍纳米线组装体系的研究-化学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多孔阳极氧化铝基固相微萃取涂层的制备与应用-环境科学专业论文.docx
- 多孔陶瓷材料固定化脂肪酶的制备及应用-生物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多孔锡电极的制备及其用于CO2电化学还原性能的研究-化学工艺专业论文.docx
- 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的制备表征及特性研究-光伏检测专业论文.docx
- 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电化学沉积磁性纳米线阵列-材料学专业论文.docx
- 多孔陶瓷材料的弹性和传热性能研究-工程力学专业论文.docx
- 多孔陶瓷滤球和沉水植物联合作用处理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磷-环境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多孔陶瓷过滤板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材料加工工程专业论文.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