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蜜蜂病害诊治-医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全蜜蜂病害诊治-医学课件.ppt

(图片引自网络) * 诊断 显微镜检测 挑取死亡幼虫的尸体涂片,置于1000~1500倍显微镜下观察,较多单生或呈链状的杆菌及芽孢。 牛乳凝集实验 由于幼虫芽孢杆菌在遇不良环境形成芽孢时会产生大量的凝乳酶,所以取新鲜牛乳2~3ml置试管中,再挑取幼虫尸体少许,加入试管中,充分混合均匀,加热到74℃,若为美洲幼虫腐臭病,在40s内即可产生坚固的凝乳块;健康幼虫需要在13min以后才产生凝集块。 * 荧光检查 有条件的地方可将干燥的鳞片状病虫尸体置于紫外光灯下,在紫外光照射下鳞片会发出强烈的荧光,通过此可以初步诊断为美洲幼虫腐臭病。 生化诊断法 幼虫芽胞杆菌能分解葡萄糖、半乳糖、果糖,产酸不产气,不分解乳糖、蔗糖、甘露醇、卫矛醇;不水解淀粉;不产生靛基质,缓慢液化明胶,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 PCR反应引物(16S rRNA ) Primer1 5’ CTTGTGTTTCTTTCGGGAGACGCCA 3’ Primer2 5’ TCTTAGAGTGCCCACCTCTGCG 3’ * 病群隔离 换王 重病群:换箱换脾,换下的蜂箱严格消毒,换下的脾烧毁处理。 轻病群:换下的脾用0.1%新洁尔灭消毒。 防治方法 (图片引自网络) * 2、 欧洲幼虫腐臭病 蜂房蜜蜂球菌(Melissococcus pluton) 革兰氏阳性菌,披针型,单个、成对或链状排列,大小为0.5~0.7μm×1.0μm,无芽胞。 在平皿上菌落乳白色,边缘光滑,中间透明突起。 * 流行特征 蜂房蜜蜂球菌能在病虫尸体中存活多年,在粉蜜中能保持长久的毒力。 内勤蜂在清除巢房病虫和粪便时,口器被病菌污染,在哺育幼虫时,将病菌传给健康幼虫。 盗蜂、迷蜂巢及养蜂人随意调换子脾、蜜粉脾和蜂箱也可将病菌互相传播。 东方蜜蜂比西方蜜蜂容易感染,尤以中蜂发病较重。 在蜜蜂育虫期均可发生,一般在春天达到最高峰,入夏以后发病率下降,秋季有时仍会复发,但病情较轻。 各龄未封盖的蜂王、工蜂、雄蜂幼虫均易受感染,一般是1~2日龄的幼虫感病。 * 症状 一般1~2日龄染病,3~4日龄幼虫死亡。 患病幼虫体形及体色均会发生变化,幼虫身体塌陷,体节消失,逐渐在巢房底部腐烂,虫体发出酸臭味,体色由白色逐渐加深成黄色,直至最后呈黑褐色。 初期尸体有粘性但不能拉成细丝,最终病虫尸体干枯成为无粘性,易清理的鳞片。 发病严重时,巢脾会出现“插花子”的现象;由于大量幼虫在封盖前死亡,并被清走,所以蜂群会出现见子不见封盖。 (图片引自网络) * 诊断 病原诊断 制成悬浮液,用2%石炭酸复红溶液染色,镜检。0.5 μm×1.0 μm大小成单个或成串或头尾相接成对或成短链状或成簇状排列的短披针形球菌。 PCR诊断 MP16SF 5’ GAAGAGGAGTTAAAAGGCGC 3’ MP16SR 5’ TTATCTCAAGGCGTTCAAAGG 3’ * 防治方法 病群隔离 换王 重病群:换箱换脾,换下的蜂箱严格消毒,换下的脾烧毁处理。 轻病群:换下的脾用0.1%新洁尔灭消毒。 * 3、 白垩病 病原为蜜蜂球囊菌(Ascosphaera apis。 蜂球囊菌是异菌体形。孢子在暗绿色的孢子囊里形成,球状聚集。孢子囊的直径为47~140μm,单个孢子为球形,大小为3.0~4.0μm×1.4~2.0μm。 * 传播途径与发病规律 主要通过孢子传播,病死幼虫和病菌污染的饲料、巢脾都是主要传染源。 蜜蜂幼虫食入蜂球囊菌污染的饲料,孢子就在肠内萌发,菌丝开始生长,尤其是在中肠,菌丝生长旺盛,然后菌丝穿过肠壁,使肠道破裂,同时在死亡幼虫体表形成孢子囊。 白垩病的发生与多雨潮湿,温度不稳有关。春末夏初昼夜温差较大,气候潮湿,蜂群大量繁殖,急于扩大蜂巢,往往由于保温不良或哺育蜂不足,致使外围幼虫受冷,此时最易发生白垩病,花粉缺乏可使病情加重。 * 症状 幼虫患病后,虫体开始肿胀并长出白色的绒毛,充满巢房。接着虫体皱缩、变硬,房盖常被工蜂咬开。 幼虫死亡以后,初呈苍白色,以后变成灰色至黑色。幼虫尸体干枯后成为质地疏松的白垩状物,表面覆盖白色菌丝。严重时,在巢门前能找到块状的干虫尸。 * 诊断 病原诊断 挑取少量病死幼虫尸体表面物于载玻片上,加一滴蒸馏水,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如果看到白色似棉纤维般的菌丝和含有孢子的孢子囊,孢子呈椭圆形时,即可确诊为白垩病。 分子诊断 CBP1或CBP2作正向引物,CB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