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求医不如求己-常见心理问题自我评估与调适教程教案.ppt
求医不如求己常见心理问题自我评估与自我调适 ;泰山挑夫;信息时代;中国近三十年的变化;生活环境:小宽敞,大拥挤,小清洁,大污染
生活方式:节奏加快,忙乱,通讯便捷,同时办多件事……
心理状态:快速移情别恋,情感短暂肤浅
拼命抓别人的眼球,眼球老被别人抓
浮躁,急于求成,短平快……
小满足,大困惑,自由选择的压力与代价……
依赖与独立,自大与自卑,自恋与崇拜,
匿名与公开,虚拟与真实,人海中的寂寞……;中国城市幸福度调查;不同时期的公众情感;温饱之后,你幸福吗?;人是什么?;心理是什么? ;基本概念;心理健康;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郭冬林小品的启发;自我意识的几个重要概念;自我意识的几个重要概念;自恋:
引起他人关注!;;“9岁起博览群书,20岁达到顶峰,智商前300年后300年无人能及” ;“9岁起博览群书,20???达到顶峰,智商前300年后300年无人能及” ;八戒猪照镜子;自恋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开始于成年的早期,并一直持续到目前,在临床上病人的表现符合下列五条以及五条以上即被认定为患自恋型人格障碍:
⑴ 对自身有无所不能的感觉。比如:夸大成就和天赋,虽然没有相应的成就,却期待被看作是最优秀的。
⑵ 被无限制的成功、权力、才气、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幻想所迷惑。
⑶ 相信自己是特别的和唯一的,并相信自己仅能被其它同样特别的或高地位的人理解,或应该被联想到与上述的人为一类。;⑷ 对赞美成瘾。
⑸ 有特权者的自我感觉,比如,无由地期待特殊的好的对待,认为他人应自动地顺从自已。
⑹ 是人际间的冒险者,比如,摄取他人的利益,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⑺ 缺乏共情的能力,没有认识或认同其他人的情感和需要的欲望。
⑻ 常常嫉妒他人或相信其他人嫉妒自己。
表现一种高傲自大的行为或态度。
[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第四版,美国精神病协会,1994];自体客体 ( self object );崔永元:
“患抑郁症的人基本上都是天才!”;自尊;抑郁的自尊模型;抑郁发作——最严重的抑郁表现;抑郁的表现;抑郁症患者的认知特点;雅各布森的理论;Bibring(1953)抑郁倾向的三类自我理想(self-ideals):
1、过分要求被爱、被欣赏、被赞美、被尊重;
2、过分要求强壮、有能力、成功以及独立;
3、过分要求优秀、有爱心、有道德、贞洁。
具有这些高理想的人,一旦认为现在和将来无法达到这些标准时,抑郁就会产生。他们从根本上放弃了希望,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实现理想。;焦虑与愿望;焦虑与抑郁的关系;健康的自恋;趣味心理测验;看到图片,你有何感想?;人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吗?;如何面对自己?; ;大部分人都具有正确的自我认识吗?
正确而有偏差的自我评价
1976年美国进行了一项调查:100万名高中生。
结果:
1、认为自己的领导能力处于中上水平 70%
2、自己的运动能力处于中上水平 60%
3、交往能力处于中上水平 85%
(Dunning,et al. 1989);许多人高估自己的优点,尤其自我感觉良好的人(Alloy Bramson,1988)
评价自我比评价他人更积极
评价别人比较准确,评价自己容易比较乐观
客观指标比主观指标较少发生偏差
将自我评价与旁观者的评价进行比较时,非抑郁的被试自我评价的结果显然比他评的结果更积极(是适度的,而非超常的偏离),而抑郁被试则倾向于正确判断自己。(悲观主义者似乎更接近客观现实和真理)。;高估自己对未来结果的控制力。
人们夸大自己产生预期结果的能力,这种现象被称为“控制错觉”。迷信行为的普遍性也说明许多人夸大了自己产生预期结果的能力。
乐观:对未来的判断,大多数是乐观的。
认为自己比别人具有更好的未来。影响因素:对未来事件的控制能力的知觉,以及该知觉的强度。与自己关系的亲疏。会认为亲人比陌生人更少可能遭遇不幸。;适度的积极错觉,与心理健康有关,但不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成分。
只是,心理健康不需要完全正确的自我观念。适度的积极错觉经常是有益的。
(Taylor Brown,1994);天使;魔鬼与天使;理想自我与实际自我;认知调节;情绪;情绪调解、心理防御、应对方式;中国文化资源与智慧;老子学说;心理的自我调节;自我的比喻;请你选择—— 最想要什么?;心理健康;心理测验:你有多少种快乐来源?;幸福的人;生命如弓;心理如弓;人生当如“马拉松”
;泰山挑夫;人生感悟;人生感悟;人生曲线;丛中 博士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Email: congzhong@163.net;瓙詰瑄韵孪毬豴誔覸蘼鷇郔翿鲷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