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果树病毒病传毒媒介及防控技术的研究进展
果树病毒病传毒媒介及防控技术的研究进展
摘要:对果树病毒病传毒媒介的种类、特点及其防控技术等方面进行综述,指出了我国果树病毒病传毒媒介防控技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研究前景做了展望,以期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果树;病毒病;传毒媒介;防控技术
中图分类号: S431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2.06.024
果树病毒病是果树主要传染性病害之一,是果树生产的大敌。它使树体长势减弱,产量降低,果实品质下降,甚至全树枯死。果树一旦感染上病毒就周身带毒(但茎尖和根尖有可能不带病毒),终生受害[1]。果树感染病毒病初期大多没有明显症状,不易及早发现,但随着树体的生长和繁殖,病毒会逐年积累增多,很难用化学药剂预防或控制。病毒病主要通过嫁接、修剪等接触传染,随同接穗、苗木等繁殖材料的远距离传播,也可通过生物媒介如昆虫、螨类、线虫、菟丝子、真菌等传播。近年来,我国发生的苹果退绿叶斑病毒病、果树衰退病等给果树生产带来了几乎毁灭性的灾害。我国果树病毒病的研究相对国外来说起步较晚,目前,我国已陆续报道了许多新发现的果树病毒,这些病毒病给果树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因此,加强对果树病毒病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的研究是当前果树生产中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
1 常见果树病毒病
果树病毒病种类多、繁殖快、传播途径广,加上目前缺乏有效的防治药剂和措施,使得果树病毒病一旦流行就很难控制,即会造成惨重的损失,因此素有“果树癌症”之称。据王中英等[2]介绍,截至20世纪90年代末,世界各地已发现樱桃病毒68种,葡萄病毒43种,桃病毒41种,苹果病毒39种,李病毒32种,梨病毒23种,柑橘病毒20种,草莓病毒25种,杏病毒20种。
1.1 苹果病毒病
苹果病毒病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目前世界上报道的苹果病毒有39种,其中潜隐性病毒14种,非潜隐性病毒(显性病毒)25种[3]。我国对苹果病毒病的研究相对起步较晚,现已鉴定明确的苹果病毒有17种,主要是苹果锈果类病毒(ASSV)、苹果绿皱果病毒(AGrCV)、苹果茎逗病毒(ASPV)、苹果花叶病毒(ApM)、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CLSV)和苹果茎沟病毒(ASGV)等。
1.2 葡萄病毒病
葡萄是已知果树中感染病毒病最多的树种之一,因其病毒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危害大而备受世界关注。近年来,世界上发现的葡萄病毒已由1996年的43种增加到了55种。据美国Goheen教授对我国 10个葡萄品种的检测结果表明,80%的葡萄品种带有卷叶病毒,70%的葡萄品种有茎痘病毒 ,29%的葡萄品种有栓皮病毒[4-5]。
1.3 柑橘病毒病
柑橘是世界第一大水果,我国每年的柑橘产量也居各类水果之首。柑橘类果树长期嫁接繁殖,往往感染一种或几种病毒病。目前,世界上报道的柑橘病毒有20种,我国经试验证明,已发生的柑橘病毒病和类似病毒病害有5种,这5种病毒病和类似病毒病分别是:柑橘碎叶病(CTLV)、柑橘衰退病(CTV)、柑橘裂皮病(CEVd)、柑橘鳞皮病(CPV)和温州蜜柑萎缩病(SDV)[6]。
2 主要病毒病的传毒虫媒
果树病毒病主要靠接触、种子和介体等途径传播,其中,介体传播最为重要,传播病毒的介体有昆虫、螨类、线虫、真菌等。目前,已经证明黄瓜花叶病毒和苜蓿花叶病毒均可由蚜虫传播。瘿螨能传播无花果花叶病毒。柑橘衰退病毒能够通过褐色桔蚜、棉蚜、绣线菊蚜、桔二叉蚜、桃蚜、指管蚜和豆蚜7种蚜虫传播,柑橘裂皮病可由卵形短须螨传播[7-8]。线虫中的剑线虫传播核果类病毒,造成核果类茎凹陷和桃黄芽花叶病[9]。葡萄卷叶病毒有5种粉蚧可以传播,分别是榕臀纹粉蚧、桔臀纹粉蚧、拟长尾粉蚧、柑橘栖粉蚧和长尾粉蚧。25种草莓病毒病,其中由蚜虫传染的病毒有6种,线虫传多面体病毒5种,叶蝉传播的类菌原体和类立克次体5种,真菌传染的病毒1种[10]。苹果和梨的病毒病主要是通过嫁接传染,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有任何传毒媒介的存在。
3 侵染途径
果树病毒病和类菌原体病都可通过1种或1种以上的方式进行传染。其主要途径有:昆虫及螨类的传染方式、真菌传毒、菟丝子传毒、嫁接传染、线虫及土壤传染。
3.1 昆虫及螨类的传染方式
昆虫是果树病毒传播最重要的介体之一,昆虫对病毒的传播常有一些专化现象,即某种病毒需要特定的昆虫才能传播。但也有些病毒可以通过多种昆虫传播,而一种昆虫有的也能同时传播几种病毒。研究表明,一些病毒或类菌原体不但能寄生在果树上,而且也能够寄生在昆虫体内,另外一些病毒虽然不能寄生在昆虫体内,但能通过昆虫或螨类的口器、胃、肠、血液及唾液等而不被消灭[11]。例如,柑橘速衰病的传播,当棉蚜刺吸了感染病毒的寄主后,再刺吸健全的寄主,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