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桂林遗产保护的规划新的方法初探
桂林遗产保护的规划新的方法初探
[摘要]由于我国遗产保护制度存在的局限性,一些线形文化景观遗产往往得不到有效保护,本文通过借鉴美国的“遗产廊道”的保护理念,论证了构建“漓江遗产廊道”的可行性,并初步探索了构建漓江遗产廊道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漓江;遗产廊道;保护方法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7)11―0028―04
1、引言
我国从1982年颁布《文物保护法》以来,就形成了以文物保护为中心内容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将历史文化遗产分为3个保护层次:(1)文物古迹;(2)历史街区;(3)历史文化名城。但很多大型线形文化景观遗产却很难按上述标准得到保护,比如京杭大运河和丝绸之路这两个线形历史文化景观遗产横跨多个行政区,远远突破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范围,往往只能在某个历史文化名城辖区内的局部地段得到相应的保护,而其余部分则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甚至遭到严重破坏。
桂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将桂林的城市性质定位为:国际性风景旅游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由此可见,桂林不仅有甲天下的山水,还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个兼具人文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城市。漓江是桂林的主要河流,其两岸有丰富的文物古迹和“甲天下”的风景,漓江风景名胜区也基本上代表了桂林的山水和文化,属于典型的线形文化自然景观。但目前对整个漓江沿岸的人文和自然遗产的保护尚缺乏整体性和统一性,文物古迹只受到“孤岛式”的保护,其余区域中自然景观较好的被旅游部门做了开发,自然景观一般的则没有任何保护和开发,相反受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侵蚀。基于此,本文拟借鉴美国的遗产廊道的战略方法,构建“漓江遗产廊道”,全面分析、综合考虑漓江流域的自然遗产和人文遗产,使之充分融合,实现整体保护,进一步提高桂林作为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2、遗产廊道
遗产廊道(heritage corridors)是发端于美国的一种对线形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战略方法,其概念为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性景观,通常带有明显的经济中心、蓬勃发展的旅游、老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娱乐及环境改善。
通过对遗产走廊的概念和案例的分析,可以得出遗产廊道有以下特点:
2.1 形态特征
遗产廊道在形式上是一个线形的遗产区域,可以是具有文化意义的运河、峡谷、道路、铁路线以及废弃的工业区或矿区等,也可以指通过适当的景观整理措施,联系单个的遗产点而形成具有一定文化意义的绿色通道。其尺度有大有小,既可指某一城市中一条水系,也可大到跨几个城市的一条水系的部分流域或某条道路或铁路。如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的“历史路径(the historic pathway)”是一条长2.4公里(1.5英里)的遗产廊道,而由北京大学俞孔坚教授主持的京杭大运河遗产廊道项目的研究对象京杭大运河则长达1764公里并横跨18个城市。
2.2 组成要素
遗产廊道既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作为其软件要素,又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建筑等作为其硬件要素,二者缺一不可。遗产廊道的文化价值,是依存在该线路的山地、平原、河谷等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不仅包括分布在其内部的建筑和其他单体遗产自身的价值,还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涵的价值。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应当对廊道所在地区的社会、生态环境、景观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并有利于该地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保护理念,从规划角度看,遗产廊道可以理解为一种地区发展战略或规划方法,作为一个地方资源整合的结构和方法出现,可以实现文化遗产保护、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的多赢。
3、构建漓江遗产廊道的可行性分析
3.1 漓江之于桂林
素有山水甲天下之称的桂林,是我们祖国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奇特的喀斯特地貌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
有人说,如果桂林是一个生命体,那么漓江就是她的灵魂。桂林漓江风景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千百年来它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漓江是桂林山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源于桂林东北兴安县的猫儿山,流经桂林市区、阳朔、至平乐县恭城河口,全长170公里,像一条青绸绿带,盘绕在万点峰峦之间,奇峰夹岸,碧水萦回,削壁垂河,青山浮水,风光旖旎,犹如一幅百里画卷。唐代大诗人韩愈曾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来赞美这条如诗似画的漓江……
桂林漓江风景区以桂林市为中心,北起兴安灵渠,南至阳朔,由漓江一水相连,沿途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数不胜数。从市域范围来看,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的五级标准,对桂林市风景区278处景观单元进行评价,则评出特级风景单元21处,一级风景单元33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