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戊戌变法概念教学法尝试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概念教学法尝试 设计: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历史组 黄伟 变法的“法”? 环节一——寻求核心概念 材料 泰西近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俱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探究问题一:君主立宪制的结构、特征? 结构:议会(立法权)、内阁(行政权)、 君主(行政权或无权)、法院 特征:代议制民主、议会拥有立法权、分权与制衡 君主专制的结构:君主——军机处——各部门 特征: 君主总揽大权——个人独裁 对治国各有何作用呢? 探究问题二:康有为等人为什么要在中国构建君主立宪制?(19世纪末) 环节二——核心概念融入时代环境 材料一 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海内惊惶,乱民蠢动……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 ──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二: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育才于学校,论证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办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原因: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社会危机: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民族危机 社会矛盾的激化——统治危机 历史教训:洋务运动的反思 别国经验: 西方——君主立宪制——强大 日本——明治维新——君主立宪制——强大 理论构建 材料一 康有为说;“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材料二 梁启超说:“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则通,通则久。“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今日策中国者,必曰兴民权。” 材料三 谭嗣同说:“二千年来君臣一伦,尤为黑暗否塞,无复人理,沿及今兹,方愈剧矣!” 材料四 严复认为:“人类社会同样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天然法则的支配,不能及时进步的民族会被别的民族灭绝。但是,‘世道必进,后胜于今’,弱国只要肯发愤图强,奋起直追,就能够在种族与种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中,由弱变强。” 探究问题三:上述四位思想家的主张有何共同之处?又各有什么特点? 共同点:都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救亡图存。 特点: 康有为:利用孔子权威,托古改制,把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西方政治学说结合; 梁启超:力倡“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谭嗣同: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伦理观念,带有一定的民主革命色彩; 严复:借助进化论观点宣传维新变法。 实践尝试 材料一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引自康有为《请定宪法开国会折》(1897) 材料二 一曰大誓群臣以革旧维新,而采天下之舆论,取万国之良法;二曰开制度局于宫中,征天下通才二十人为参与,将一切政事制度重新商定;三曰设待诏所,许天下人上书。 ——引自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1898.1) 材料三 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 ──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材料四 (在1898年6月《定国是诏》中)光绪帝没有采纳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先前提出的“行宪法,大开国会”、设立制度局等主张。 ——人教版选修1 探究问题四:材料二、三、四的观点同材料一相比有何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一变化? 变化:不再提兴民权、设议院、开国会,主张 以君权变法。 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认识到封建势力的强大;认识到中国民主风气未开。 结果如何? 探究问题五:失败的原因? 根本:资产阶级维新派过于弱小;封建顽固势力十分 强大;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重要: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 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近代中国行不通; 中国近代化道路坎坷、漫长。 探究问题六:意义如何? 目的:变法图强,救亡图存——爱国性 内容:政治要变封建君主专制为君主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 .pdf VIP
- 《给水排水设施施工及验收手册》GB50268-2023.pdf VIP
- 2024年“民用无人机及多旋翼无人机”驾驶员操控员技能与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 2025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英语试卷及答案解析 .pdf VIP
- 第十五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极智杯”公路收费及监控员职业技能大赛理论题库.pdf VIP
- word格式电子版个人简历模板.docx
- 重难点专题39 齐次化妙解圆锥曲线九大题型汇总(解析版).docx VIP
- 数学建模论文(副标题:摩天轮高度与时间的关系).doc
- 徐州市中医院 中医推拿保健 颈椎病诊断与治疗-人体解剖.pptx VIP
- 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应用技术规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