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西省吉安县金溪矿区铁矿矿床地质特征的探讨
江西省吉安县金溪矿区铁矿矿床地质特征的探讨
[摘 要]:研究区铁矿床属江西境内“新余式铁矿’’的组成部分,该铁矿赋存于老地层南华系变质岩系中,在本省境内从东到西蜿延出露长约700~800km ,是江西的主要铁矿资源。通过对金溪矿区铁矿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达到了解“新余式”铁矿的变化规律,对指导该铁矿的勘查、开发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及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余式铁矿,金溪铁矿区;矿床地质
中图分类号:F470.1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金溪矿区位于著名的赣中铁矿田杨家桥—长溪矿集区北东段,是浅部矿层沿倾向向中深部延伸的部位。矿区距吉安县城区北约61km处,面积1.42km2。
一、区域地质概况
本区所属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钦杭古板块结合带东段,南区为华南陆块(华夏古板块)武夷~云开~台湾造山系板块结合带东段南侧的武功山~北武夷前缘褶冲隆起带,宜春~铅山深大断裂在其北侧通过,与下扬子准地台萍乐云贵坳陷毗邻。
东西向神山倒转背斜为区内主体构造,背斜南翼及其西部外倾转折端,分布着南华系上统下坊组和大砂江组地层,控制着含铁岩系的展布。
区内广泛分布南华系浅变质地层,为一套低绿片岩相硅铁质建造夹类复理石泥砂质建造的千枚岩、片岩。
二、矿区铁矿赋矿地层地质特征
区内含矿层位为南华系上统下坊组(Nh2xf),总厚度大于500m,据其岩性组合特征又分为两个岩性段。
2.1下坊组下段(Nh2xf1)
底部为绿泥绢云千枚岩、含磁铁矿绢云千枚岩,部分沉凝灰岩,近矿层2~5m地段,常断续出现一层厚为0.2~0.8米m的含磁铁石英岩,通称次要矿层,本层中上部常见有个体大小不一的椭圆状、豆状和杆状石英碳酸盐质假砾石,距铁矿层大约30m。
上部为灰~钢灰色磁铁石英岩(铁矿层),矿层内上部绿泥石含量较高,以绿泥磁铁石英岩为主,中下部绿泥石含量减少,磁铁矿增多,局部见少量镜铁矿,以磁铁石英岩为主,次为含镜铁磁铁石英岩,形成条带状磁铁石英岩,厚度1.54—36.93m。
2.2下坊组上段(Nh2xf2)
底部主要为墨绿色含磁铁矿绿泥千枚岩,绢云绿泥千枚岩,厚约0.5~2.50m,为矿层顶板,即“新余式”铁矿的普遍规律“绿顶”。
中部为白云质石英质大理岩,厚约1.0~10.0m,为见矿良好标志层。
底部为含黄铁矿绢云千枚岩,厚度30~380m不等。
三、矿区构造特征
矿区总体构造线方向与地层走向基本一致,主要发育多其次叠加褶皱构造,断裂构造次之。
矿区位于神山倒转背斜南翼中西部,次一级盐田倾覆倒转向斜是矿区主要控矿构造,矿区位于盐田向斜的南西正常翼,以单斜构造构成了矿区总体构造格架。同时还发育一系列倒转、平卧、紧闭同斜次级褶皱构造,一般次级褶皱的幅度与宽度之比为2:1~3:1。
F1平移正断层是矿区唯一较大的断层,分布在矿区南西边缘,断层走向延伸方向为110°,长度大于600米,为一弧形而近于直立平移正断层。F2正断层矿区中深部断层,分布在矿区北西部。断层走向北东~南西,沿走向长度大于500米,倾向北西,倾角约46°,断层两盘相对位移100~110米。
四、矿床地质特征
4.1矿层特征
4.1.1矿床规模
矿层赋存于南华系上统下坊组下段,主要铁矿层为一层,标志明显,层位稳定,主要呈层状、似层状产出。
矿层分布范围:北东至南西长约1200m,倾向延伸约1000m,面积1.42km2。
地表矿层总体展布方向为北东~南西向,浅部倾向北西,深部折向南东,总体倾角25°~40°;控制矿体最低标高-700米,最大垂深902.52米。
4.1.2矿层形态及产状特征
矿层总体走向为北东—南西,地表倾向北西,深部折向南~南东,倾角25°~40°。矿层产状、形态受褶皱构造控制。矿区内矿层形态主要由以下几种:
1、层状、似层状矿层
为矿层主要形态,平面上主要以层状、似层状为主,在剖面上一般在褶皱的翼部。
2、“Z”字形
由一组同斜紧闭的背形和向形褶曲组成,矿层在重叠部位加厚,在转折部分叉开形成此种形态,其规模大小不一。
3、“乡”字型
矿层形态为一系列向斜和背斜相似褶皱组成的“乡”型,主要出现在同斜紧闭褶皱部位。在矿层包络面产状较陡时才能显示出此种矿层形态。一般规模较小,幅度通常不大于50米,宽度多数在20米左右。
4、“锯齿”状矿层
在规模较大的褶曲转折端中又密集发育次级尖棱褶皱,使矿层在这些部位整体呈不规则“锯齿”状,其规模一般较小。
4.1.3矿床厚度及其变化规律
矿层分地质矿层和工业矿层两种:地质矿层由绿泥磁铁石英岩、磁铁石英岩、镜铁磁铁石英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六大纪律内容提纲(二).pdf VIP
- 电梯安全管理培训感想课件.pptx VIP
- 大载荷无人机应急救援系统技术要求.docx VIP
- 高考语文阅读专题散文阅读练习-(精品·课件).ppt VIP
- sap hanna studio自总结_hana创建用户.pdf VIP
-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表(SLEDAI-2000).docx VIP
- 豪恩汽电首次覆盖报告:智驾感知层国产龙头,新能源与出海打开成长空间.pdf
- 《机井井管标准》SL154-2013.pdf VIP
- 高考语文阅读专题:散文阅读.doc VIP
- 新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我们知道的植物》ppt教学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