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乘车约束系统使用的现况调查及短期干预研究-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业论文
Shantou University Doctorate Academic Degree Dissertation
Cross-sectional Survey on Child Safety Restraint Use and Intervention Study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Graduate School of Shantou University Applying for the Doctor Degree of Medicine,
Major in Injury Prevention Research
By Chen Xiaojun
Under the Guidance and Supervision of Prof. Li Liping
Shantou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May 2014. Shantou. China
汕头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1. 目的
描述汕头市城区儿童乘车安全约束系统使用情况及乘车行为特征,了解儿童父母对乘 车安全的认知和态度,探讨影响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的主要因素,并以新生婴儿母亲对儿童 乘车安全知识认识的改变和对儿童安全座椅的配置和使用为主要指标,评价在医院对产妇 实施儿童乘车安全教育干预的短期效果,为今后提高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率提供借鉴参 考,进一步预防儿童道路交通伤害的发生。
2.对象和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与现场观察法,于2012年4月对汕头市城区车载17岁以下儿童的 乘车情况进行现场观察记录,同时对驾驶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调查地点包括市区内22所 中学、31所小学、24所幼儿园以及4所医院门口。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以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儿童乘车约束系统使用情况和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采用深度访谈的质性研究方法,以横断面调查中接受过问卷调查的对象为目标人群, 按信息饱和原则确定样本量,选取 6 岁以下儿童父亲或母亲,进行关于调查对象对儿童乘 车约束系统使用的认知和态度的深度访谈。对访谈内容进行录音后转录成文字,采用 NVivo 10.0 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运用扎根理论归纳提取主题思想。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以汕大附一院产妇为干预组,汕头市妇幼保健院产妇为对照 组。对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基线和随访问卷调查,住院期间对干预组产妇进行儿童乘车安 全的教育干预。比较基线和随访调查时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儿童乘车安全认知和态度的变 化,以及出院2个月后干预组行为的改变,以评价教育干预的短期和近期效果。
3. 结果
3.1 汕头城区儿童使用乘车安全约束系统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横断面调查,在
共观察的 3333 名乘车儿童中,仅 22 名儿童(0.7%)乘车时使用了儿童安全座椅或增高坐垫,
I
汕头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297 名儿童(8.9%)佩戴成人安全带,24.8%的儿童乘坐于汽车副驾驶座。超过一半的婴幼儿
(n=508, 56.1%) 乘车时由大人怀抱。收集到驾驶员有效问卷 1069 份,其中 934 位受访者 (87.4%)为车载儿童的父母,超过一半以上(62%)的驾驶员认为儿童乘车时有必要使用安 全座椅。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年龄是未使用儿童乘车约束系统的危险因素 (OR=3.41, 95% CI: 2.27-5.22),年龄越大,未使用安全座椅或未佩戴安全带的比例就越高; 驾驶员是否佩带安全带(OR=4.29, 95% CI: 2.78-6.64)以及驾驶员的教育程度(OR=1.56, 95% CI: 1.09-2.24)是儿童乘坐安全座椅或佩带安全带的保护因素。自觉佩戴安全带的驾驶
员为乘车儿童配置、使用约束系统的比例较高。驾驶员是否儿童的父母亲(OR=0.55; 95%
CI: 0.34-0.88)以及驾驶员是否男性(OR= 0.61, 95% CI: 0.46-0.81)是儿童乘坐于车后座的 危险因素,即驾驶员是儿童的父母亲或驾驶员是男性,则其将儿童放置于车后座的比例较 低。
3.2 低龄儿童父母对乘车安全约束系统使用的态度和看法:质性研究共收集14名儿童 父母深度访谈资料,其中7名为已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家长,7名为不曾使用儿童安全座椅 的家长。经过分析归纳获得4个概括性的有关儿童乘车安全的核心编码,构建出4个方面的 信息:1)让孩子坐在后车厢的儿童安全座椅上,并且旁边有大人陪同是最安全的做法; 若有大人陪同,就不需要使用座椅,若没有人陪同,才会选择使用儿童安全座椅;2)父 母有无采取有效的引导方法是儿童能否坚持使用约束系统的重要原因;3)儿童安全座椅 宣传不够以及家长安全意识淡薄是目前中国儿童安全座椅不普及的主要原因。4)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传统和合思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分析-诉讼法学专业论文.docx
- 传统和合思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论文.docx
- 传统商业街保护性改造设计研究--以营口市辽河老街西段商业改造为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论文.docx
- 传统商业街区景观设计中历史文脉的表达与传承初探-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docx
- 传统商业街区的景观特征分析与量化方法研究-市政工程专业论文.docx
- 传统地缘政治转型下的中日“球案”交涉-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论文.docx
- 传统图案符号在中国当代漆艺中表现的延续-美术学专业论文.docx
- 传统图形在现代青花陶瓷装饰中的应用研究-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docx
- 传统图案在常州梳篦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艺术设计专业论文.docx
- 传统图案在童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服装艺术设计专业论文.docx
- 儿童书籍体验设计研究-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docx
- 儿童产品包装设计中的色彩研究-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docx
- 儿童乳牙龋病牙菌斑的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口腔医学专业论文.docx
- 儿童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成分输血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麻醉学专业论文.docx
- 儿童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与心理适 应的关系:同伴圈子的作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docx
- 儿童保健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软件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儿童作文教学探究-学科教学(语文)专业论文.docx
- 儿童健康权保障研究-法学专业论文.docx
- 儿童健康权保障分析-法学专业论文.docx
- 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52例临床分析-儿科学专业论文.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