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义抑制PCR检测结核杆菌耐利福平变异菌株方法以及临床应用的分析-药理学专业论文.docxVIP

反义抑制PCR检测结核杆菌耐利福平变异菌株方法以及临床应用的分析-药理学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反义抑制PCR检测结核杆菌耐利福平变异菌株方法以及临床应用的分析-药理学专业论文

缩写词表(Abbreviation) MTB DNA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Deoxyribonucleic Acid 结核杆菌 脱氧核糖核酸 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聚合酶链式反应 RRDR Rifampicin resistance Determining Region 利福平耐药决定区 RFP Rifampin 利福平 MDR-TB 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多重耐药结核病 反义抑制 PCR 检测结核杆菌耐利福平变异菌株方法 以及临床应用的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理学系 研究生: 黄 嵩 导 师: 李亦武 教授 向继洲 教授 中文摘要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是由德国科学家 Koch 于 1882 年发现,并证明其为结核病的病原体。随着卫生状况的改善以及抗结核药物的不断发 展,曾令结核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大幅度下降,然而 80 年代后,由于艾滋病(AIDS) 的流行使结核病再度活跃。近年来,结核病的疫情呈现复苏的趋势,俨然成为传染病 中的头号杀手和首要死亡病因。 利福平(RFP)是通过特异地与 RNA 聚合酶 β 亚基结合,从而抑制 RNA 聚合酶 活性,并干扰分枝杆菌 RNA 的转录及合成,最终阻碍蛋白质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的。 研究表明,90%以上结核杆菌耐 RFP 都是由于其作用的靶分子 RNA 多聚酶 β 亚单位 的编码基因(rpoB)发生突变所致。 目前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主要依靠涂片、培养加药敏、PCR 技术等多项传统试验进 行综合分析,其操作复杂、耗时长,敏感以及特异性差,易导致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延误治疗的同时又加重了病人额外的经济负担。 本实验采用反义抑制 PCR 的方法,检测结核杆菌 rpoB 基因 531 以及 526 位点的 突变,显示当野生反义上游引物的浓度大于 10 μM 时,可完全抑制野生型质粒 DNA 的 PCR 扩增;在此条件下,观察到最低检出浓度为 1-5×103(IU/ml),其性能完全可 以满足临床标本检测的需要。 使用本方法对临床 182 例结核病患者进行检测,并与传统的培养加药敏法,以及 PCR 直接测序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本方法、药敏法以及直接测序法所测得有 rpoB 基因突变分别为 64 例,63 例,60 例。本方法与直接测序法结果经卡方检验,统 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本反义抑制 PCR 检测方法 检测准确可靠。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利福平 RNA 多聚酶 β 亚单位编码基因 耐药 反义抑制 PCR Method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the Antisense Inhibit PCR Detection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Resistant to Rifampin 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 ,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stgraduate: Huang Song Tutor: Prof. Li Yiwu Prof. Xiang Jizhou Abstrac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 was discovered by the German scientist Koch in 1882 and proved to be the pathogen of Tuberculosis. With the standards of hygiene improving and anti-TB drugs developing continuously, th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rate of TB had dropped significantly. Yet since 1980s, TB has become active again due to the AIDS epidemic. In recent years, the TB epidemic tends to revive, becoming the primary cause of death and the top killer among infectious disease. Rifampicin (RFP) exerts the antimicrobial effect by first specif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