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谓龙泉青瓷始于晋代.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谓龙泉青瓷始于晋代

北宋龍泉大盤 龍泉 作者 :黄艾 龍泉窰位浙江省西南部龍泉縣 ,故名 。有謂龍泉青瓷始於晉代 (266-420) ,但 實際上興於北宋早期 ,盛於南宋 ,延續至元 、明 ,迄清代康熙始式微 ,屬我 國南方青瓷系統 ,歷來以粉青和梅子青釉色著稱 。自北宋 (960-1127) 至康熙 (1662-1722) ,前後七百多年 ,若自晉代起算 ,則製瓷歷史長達 1700多年 ,乃 我國歷史最長的一個青瓷窯系 ,不論從何算起 ,其歷史之長 、生產規模之大 , 在 中國陶瓷史上 ,可謂空前絕後 。 北宋龍泉劃花蓋砵 北宋龍泉 ,發現窰址 30 餘處 。大都集中在大窰 、金村 、大白岸 、慶元的上垟 , 麗水市的石牛等地 。當時的胎料採用浙江瓷石 ,含矽和含鐵量較高 ,製成坯 體較為厚重 ,呈灰色 。當時的釉用石灰釉 ,由於高溫燒製時粘度較低 ,易流 淌 ,釉層較薄 ,透明而光澤感強 。由於當時窰工掌握還原氣氛技術還不夠純 熟 ,所以釉面大多青中泛黃 。至於裝飾技法 ,當時刻花 、劃花非常流行 ,多 用荷花 、蕉葉 、線條 、蓖紋等不太複雜的紋飾 。但當時亦屢屢有應用複雜而 多姿多采的技法 ,實例可見於 「多管瓶 」 。多管瓶其實是魂瓶 ,是冥器 ,也 有稱之為 「穀倉 」 ,製作此類冥器 ,則除刻花 、劃花外 ,盤築 、鏤空 、雕塑 、 黏貼等技法 ,都有應用 。在燒窰工藝上 ,北宋時期多用支燒 ,所以器物多有 支釘痕 ;但到了北宋晚期 ,便開始採用墊餅墊燒了 ,迄南宋晚期至元中期 , 仍採用墊餅墊燒 ,底足仍似北宋的砂底無釉 。元代中期以後 ,則採用盂形墊 具 ,器底有涩胎一圈無釉 ,似玉壁底 。到明代又復用墊餅墊燒 ,又回復砂底 了 。 北宋龍泉多管瓶 南宋前期 ,政局動亂 。宋高宗趙構自建炎元年 (1127) 建立南宋 ,定都臨安 (也就是杭州) ,前後 10 多年間 ,戰事仍頻 。社會動盪 ,當然生產力亦低 。龍 泉窰當時只生產一些基本 民間 日用瓷及冥器而已 。其實南宋中 、晚期 ,才是 龍泉青瓷發展的鼎盛時期 ,此時 ,因甌窯 、越窯 、婺州窯等資源枯竭 ,相繼 衰落 ,反而浙江西南山區的龍泉 ,資源豐富 ,有瓷土 ,又有燃料 ,加上南來 的北方窰工 ,把南宋官窰的製瓷技術融入龍泉 ,使龍泉窰製瓷技藝大進 ,質 量提高 ,勝北宋多矣 。 由於北宋瓷土含矽和鐵量較高 ,南宋龍泉瓷匠遂改良配方 ,採用瓷石和紫金 土配成胎料的二元配方 ,由於紫金土中含有較高的氧化鋁和氧化鐵 ,而因為 鋁的含量增加 ,加強了堅韌性 ,所以可以拉得瓷胎較薄 ,而且高溫下不易變 形 ,因而成品器壁較薄 ,輕盈秀美 。 南宋龍泉紙槌瓶 本來北宋龍泉窰用石灰釉 ,它的特點是高溫下粘度小易流淌 ,因此這類釉一 般顯得比較薄而透明 。但南宋 中 、晩則改用石灰鹼釉 ,特點是高溫燒製時粘 度大 ,不易流淌 ,這樣便可使釉層施得更厚 ,更飽滿 。工匠也採取多次施釉 , 反覆入窰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