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水绿部落格.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杂志-水绿部落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13日首次針對媒體報導身心障礙者的新聞訂出原則,不得使用「瘋子、狂漢、鬱女、白痴、人魔、不定時炸彈或精神異常」等文字,如果未經許可拍攝報導播出,將處以新台幣6千元至6萬元罰鍰,內政部及衛生署也將在2個月內修法訂出罰則。   在立委王榮璋、身心障礙協會及精神科醫師代表要求下,NCC13日邀請衛星電視頻道業者召開說明會,NCC表示,目前電子媒體常見對身心障礙病患的報導,不過報導措辭卻有污名化問題,將身心障礙者貼上刻板印象的標籤,或是妄自判斷當事人的病因。   NCC表示,未來電子媒體不經當事人、家屬或其保護人同意,不得對身心障礙病人進行錄音、錄影或攝影採訪工作,依照精神衛生法第37條,如果不尊重當事人意願將可處以新台幣6千元至6萬元罰緩。   此外,在沒有經過法院判決前,媒體不得妄下結論或推測,將事件原因歸咎於當事人疾病或身心障礙,不得透過剪輯等方式影射精神障礙者的危險性,也不能使用具有歧視性文字形容,應以「身心障礙者」來稱呼。 報導身心障礙者 不得用歧視字眼 【聯合報╱記者陳志平、林新輝/台北報導】2007.06.06 ? 立法院昨天三讀通過修正精神衛生法和「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兩法都要求「傳播媒體報導身心障礙者或疑似身心障礙者,不得使用歧視性之稱呼或描述,並不得有與事實不符或誤導閱聽人對身心障礙者產生歧視或偏見之報導」,違者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鍰。 對違反規定者,除罰鍰外,並限期更正;屆期未更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媒體也不得未經病人同意報導其姓名及住所,違者將處三萬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 三立新聞的報導指出,參與的學生「清一色」皆為傳播科系學生,然而,事實為何?415當天參與的學生包括醫學學生、學生社團、建築、城鄉、國家發展、社會發展等各領域學生。不但錯誤報導、與事實有所出入,並將「教授指定學生紀錄遊行」的事件與所有傳播學生綁在一起,建立老師強迫學生參與的新聞論述與結論,明顯張冠李戴、斷章取義。 衛星廣播電視法第三十條 對於衛星廣播電視之節目或廣告,利害關係人認有錯誤,得於播送之日起,二十日內要求更正;衛星廣播電視事業應於接到要求後二十日內,在同一時間之節目或廣告中加以更正。衛星廣播電視事業認為節目或廣告無誤時,應附具理由書面答覆請求人。 衛星廣播電視法第三十一條 衛星廣播電視事業播送之節目評論涉及他人或機關、團體,致損害其權益時,被評論者,如要求給予相當答辯之機會,不得拒絕。 2009年1月1日台灣媒 體觀察教育基金會等 團體發起「搶救公視 監督國會」大遊行, 3000多位民眾、100 多位藝文工作者走上 街頭,成功阻止立院 意圖箝制公視的法案。 我們和媒體的關係不只消費者,更是媒體公民,用自己小小的力量就能改變自己、改變媒體,也能給我們的孩子美好的環境。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 電話:02 網站:.tw/ ■管中祥的聯絡方式 電郵:benlakuang@ 個人網站:http://www.benla.idv.tw/ 部落格:/benl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台灣出版的 泰文報 創刊二號 四方報 試刊一號 2006.9 越南國慶在台灣 四方報 試刊二號 2006.10 媽媽不在家 四方報 試刊三號 2006.11 下次月圓, 四方報正式出刊 四方報 創刊號 2006.12 別了, 安康市場! 四方報 創刊二號 2007.1 丹長風暴 二度襲台 四方報 創刊三號 2007.2 善哉! 越南看護范氏綠 半數所得捐台灣 四方報 004號 2007.3 越南前鋒日報贈書台灣 四方報 005號 2007.4 越南白絲綢 閃耀國際 兒童/青少年是未來的公民,我們該培養孩子什麼樣媒體公民意識與能力? 有些國家的電視台會讓青少年實際參與節目的制作,例如,阿爾巴尼亞的TVSH電視台有個有個青少年親自「操盤」的新聞時事節目--TROc-Straight Talk,這個節目和許多新聞性節目大大不同,從企劃、採訪報導、攝影到後製幾乎都由13-18歲青少年親自操作,讓青少年在節目中談談自己對政治、社會與文化的看法。 菲律賓的KNN (Kabataan News Network)也讓年輕人拿著麥克風、扛起攝影機報導法律、貧窮、教育、社區、文化等問題,更有趣的,KNN為了能呈現年輕人的多元觀點,在挑選小記者時,還會強調他們在社經背景、地方、族群的代表性,免得只是呈現某種類型的年輕人觀點。 小導演大夢想:2003年的「 兒童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