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耀州药王山南庵壁画造型艺术的的特点
浅析耀州药王山南庵壁画造型艺术的的特点
[摘要] 耀州药王山南庵壁画是陕西境内鲜见保存基本完整的一处道教壁画遗存,是研究我国道教文化及艺术发展的珍品。本文通过药王山南庵壁画《朝元图》构图、造型、敷色、冠服等方面,探究其艺术特色。
[关键词] 道教壁画 构图 造型 敷色 服饰
陕西省铜川市“药王山”是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晚年隐居之地,因民间尊奉孙思邈为“药王”而得名。药王山南庵壁画位于南庵古建筑群中东北角一殿内,该殿壁画保存基本完好。该壁画的名称《朝元图》,题材取自道教内容,绘有道教六御率众神朝拜三清内容,东西山墙呈“凸”形,东西壁画相对称,中墙高3.7米,两边墙高2.8米,壁画全长为9米。绘制时间大约在宋末元初,是陕西地区保存较完好的宗教壁画。壁画以人物为主体,各七组,分两层,队伍尾部呈三层,有驾祥云前移之势。画面中的神祗共93位,主次分明,排列有序,主尊像高为1.7米。东墙壁画面神祗46位,残缺13位,西墙壁画面神祗47位。壁画分别描绘了两对道教神祗,西壁位于朝拜队伍的最前端是玉皇大帝、中央紫微北极太皇大帝、后土玄天大圣后。后土身后有二位侍女跟随。下层右起第二组七位神,为二十八宿中的东方青龙七宿神君(现画中一位神像残)。下层右起第三组神像为二十八宿中北方玄武七宿星君(现画中一位神像残)。上层右起第一组为北斗七星君,披发持剑,年轻飘逸。上层右起第二组为全真道的祖师“五祖七真”共12位。上层右起第三组六位神像为仙曹天官。上层右起第四组三位为三官大帝,即天官、地官和水官。前排三位是勾陈上宫南极天皇大帝、东华上相木公青童道君(东王公)和白玉龟台九灵太真金母元君(西王母),身后为二位侍女。 下层左起第二组和第三组神像为十四位。其中第二组为二十八宿的西方土宿星君(残缺六位)。第三组为二十八宿中的南方七宿星君(残缺不清六位)。上层左起第一组六位半身神像为南斗六星君。上层左起第二组十二位神像,分别为中斗、西斗和东斗的诸星君。上层左起第三组五位神像为五岳大帝。上层左起第四组四位神像是四渎水帝(最边一位头部残损)。[1]
在整体构图上疏密有致,静中有动,富于变化
唐宋元时期是我国道教壁画发展的鼎盛时期,《朝元图》这一题材唐朝已开始出现,据宋代李复所撰《滴水集》“题张元礼所藏杨契丹、吴道玄画”文中对吴道子《朝元图》有详尽描绘。[3]现存具有代表性的《朝元图》就有三幅,一幅为北宋武宗元《朝元仙仗图》,其中有两幅属于元代,即永乐宫和平阳府《朝元图》(流失海外)。从这些壁画的构图特点比较看,宋时道教壁画人物画由于受到同时期山水画、花鸟画构图丰富变化的影响,在构图上讲究纵深空间与疏密变化,虽然人物众多,却多有飘逸舒展之感。如宋武宗元《朝元仙仗图》、《八十七神仙卷》。而元壁画在构图上开始追求繁密,表现为人物众多,排列稠密,以此来烘托整个宗教庄严气氛,画面往往密不透风,气势宏大,有压迫之感。南庵壁画分上下两层, 画中人物在云气缭绕中均匀分布,下层人物脚踩地面,各有七组,每一组又制造出几个人物转侧呼应,从而使画面相互之间衔接自然。在该壁画里,帝后三人之位不偏不倚正处在视觉中心点区域,其他神祗或接近、或偏距离不等。虽描绘人物众多,场面浩大,由于构图方式采用“九宫格”法平行各分组的横向小组排列,以帝后组为轴心,而后其他六组人物以扇形随之出现展开,从而形成画面有主次自然分明,前后有序,又有纵深之感。在靠近壁画上部边缘的祥云,绘制成倾斜火焰型,造成强烈的动感,让众神祗有驾祥云移动之势,使画面静中有动,富于变化。帝后前方绘制大面积祥云烘托仙境,又使画面疏密有致。该构图总体布局场面宏大,内容庞杂,众多帝后神祗分组,人物都各司其职,各有所属,安排的井然有序,层次丰富,疏密得当,与永乐宫为代表的元代壁画相对比,有疏朗与密集,飘逸与压迫的分别。
在人物造型上属写实手法,兰叶描运笔技法娴熟
南庵壁画人物造型特点,一是属写实手法,整体人物体态较瘦。如东西壁中帝后六人神态平和恭谨,体态自然接近生活。身后侍女体态婀娜,面部圆润,五官小巧,眼神顾盼生动传神;二是神祗尊卑主次比例差距不大,接近生活真人比例。画中主像1.7米,众像1.6米、1.4米之间,人体比例差距无强烈等级划分。壁画中描绘帝后率众神祗持笏站立,制造了一个平和的气氛,与风俗画的风格更为接近。与元代永乐宫《朝元图》的人物则是按其神祗尊卑主次,比例差距巨大,地位高的比例大,同时人物神态雍容华贵、体态饱满,帝后坐于宝座等安排有诸多不同。线在是古代人物造型的重要表现手段,讲究“骨法用笔”。据史料记载,《图画见闻志》“论收藏圣像”中记载一大批北宋初释道画家,其中有学吴道子的有王霭、侯翼等,兼学曹仲达、吴道子的有武宗元等。并在“论曹吴体法”中评,吴之笔其势圆转而衣服飘举,曹之笔其体稠密而衣服紧窄,故后辈称之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