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培训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培训资料.ppt

前言;汽车排队加油;水域污染;沙尘暴;淮河被污染;酸雨的侵蚀;;草原退化、沙漠化进程加快;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要求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更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并强调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 ;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大理州经委 姜辉 ; 目 录 ;一、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 形势日益严竣 ;国内形势: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象一条腾飞的巨龙,一直保持快速发展的速度,在世界经济普遍疲软的大环境中一枝独秀。 但是,我们又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这些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消耗大量资源实现的,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我国的资源和环境形势也十分严竣!; 这是因为: 1、人均占有资源量低,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较为严重 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资源品种丰富,自然资源总量排世界第七位,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少有的资源大国之一。但从人均资源占有量看,我国又是一个小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例如: ;(1)矿产资源: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总量约占世界的12%,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拥有量的58%,居世界第53位,是美国的1/10; ; (3)石油:我国已探明的石油可采储量约33亿吨,占世界可采储量的2.4%,但人均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 从1993年起,中国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美国是石油进口头号大国, 2003年中国石油进口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位。由于世界石油组织调整价格及国内其它原因,近年我国的出现了石油供应紧张的局面。; (4)水资源:水能资源蕴藏总量为6.7645亿千瓦,其中技术可开发水能资源的装机容量为3.7 8亿千瓦,两者均占世界第一位,但水能资源的地区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约占全国总量2/3,全国有一半省市区的水能资源所占比重不足1%;淡水资源:我国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只2200立方,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目前有14个省、自治区的人均拥有量低于国际公认的1750立方。 ;目前我国正常年份缺水量近400亿立方米,其中灌区缺水约300亿立方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农作物旱灾面积4.12亿亩,约占全国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5,年均损失粮食200—300亿公斤;旱情严重时,全国农村有上千万人和数万头牲畜临时性饮水困难。全国城市缺水日益严重,我国663座城市中,有400多座缺水,其中108座为严重缺水城市;北方和沿海城市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尤为突出,正常年份缺水量近70亿立方米,影响工业产值2300多亿元;同时地下水资源严重超量开采、水位下降、漏斗面积扩大,直接影响到地下水资源持续利用和城市化发展进程。 ;(5)土地和耕地:人均占有面积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3和2/5。 在2000多个县(市)中,有600多个县(市)人均耕地面积在世界公认的人均耕地警戒线0.8亩以下。我国耕地资源开发程度已处于世界较高水平,土地复种指数较高,进一步提高资源开发程度的空间十分有限;优质耕地仅占我国耕地资源的 1/3;而且,我国耕地污染、土地盐碱化、沙化和退化严重,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 2、资源的利用水平较低,加剧了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 我国的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资源消耗大、产出低; 二是资源浪费惊人; 三是资源的再生利用水平低。 ;从资源的消耗和产出对比来看:;燃煤工业锅炉平均运行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5~20%;;以2005年来说:; 从资源的再生利用对比来看: 发达国家再生有色金属的产量一般占其有色金属总产量的30~40%,而我国仅为15~20%,大量可利用的资源作为废弃物白白浪费掉,破坏了环境,浪费了资源。 据测算,我国每年约有500万吨废钢铁、20多万吨废有色金属、1400万吨的废纸及大量的废塑料、废玻璃等没有回收利用 ;(二)、环境形势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无视人的受动性而对能动性滥加发挥酿成的苦果。长期以来,急功近利的片面性观念将人们引向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的开发和无节制的耗费。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就会脱离人的受动性而盲目膨胀。随着世界人口的激增,人类对粮食、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大量耗费,生产活动的扩大以及新材料的大量使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