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少数人的责任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士大夫意识-思与文
· ·
“少数人的责任”:近代中国
*
知识分子的士大夫意识
许纪霖
传统中国的士大夫精英意识, 在晚清“四民社会”解体之后, 虽然 一度被平等
的国民意识所 代,但国民内部智性和能力的不平衡,使梁启超等人产生了“既有思想之
中等社会”这 一新的士大夫意识;而到五四启蒙运动, 个人观念的崛起又进 一步在意志和
理性上强化了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 其合法性基础也从 个人的德性转变为现代的知识。
人民固然是国家的主人,但政治和舆论的操盘者,应该是具有现代知识和政治能力的知识
分子。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士大夫意识, 与另外一种相反的平民意识相互激荡, 形成了近
代中国思想界的两歧性分野, 也构成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知识精英 士大夫意识 国民 专家政治
,“”。, ,
, ,?,
①
。 ?, ,
, 。,
,, “,
,`,,
`,`?”,
,。②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中国思想中的 个人与国家认同”(07 BZSO44 )和上海重 学科建设项目 (B405)的阶段
性成果。
① 关于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边缘化的研究, 参见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 香港《二十一世纪》199 1 年 8 月号;王汎森
《近代知识分子自我形象的转变》, 收入氏著《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 台北, 联经出版公司 2003年版;罗志田《近代中国社
会权势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 收入氏著《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② 参见王汎森《近代知识分子自我形象的转变》, 收入氏著《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 第 275—302 页。又见许纪霖编
《20 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 新星出版社 2005年版, 第 107— 123页。
73
2010年第 3 期
。, ,
,:,
,, 。,
, , ,,
。
,“”,,
,“”;
,,
,。,
,, 。①
、 “”
“”。
, , , 。,
,,, 。
,,, ,,
,。②
, ?
。,,
,。,
。,,,
“”,。, ,
“”。“”:“,
,, , `、`
③
,。” ,
,, 。, “”,
“”,“”,,“”,
④
。 、, , “”,
,,“”,,,
, 。
,,。
,“”。“” 19
“”,。
① 参见许纪霖《重建社会重心:近代中国的知识人社会》, 《学术月刊》2006年第 11期。
② 参见费孝通著、惠海鸣译《中国绅士》,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年版, 第 18— 19页。
③ 张灏:《超越意识与幽暗意识》, 《张灏自选集》,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第 27页。
④ 关于士大夫与君子的“位”、“德”关系, 余英时作了很好的分析, 参见余英时《儒家“君子”的理想》, 《余英时文集》第 2
卷,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第 137 页。
74
许纪霖 /“少数人的责任”: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士大夫意识
。, 。, 1905 ,
,,
,。,
①
。,。 ,
———,,, ,
, , 。
1899,《》, 。
:“,。,, , 。,
,, ,, , , 。”②
,“”,。,
,,,。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