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淋病奈瑟菌感染实验室检测的方法的研究的现状
淋病奈瑟菌感染实验室检测的方法的研究的现状
摘要:细菌培养是目前诊断淋病奈瑟菌感染检验的主要步骤,也是目前诊断淋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由于淋病奈瑟菌在外界的抵抗力较弱,因此培养较难,诊断的意义也有限。随着淋病奈瑟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其检验诊断技术也逐渐受到关注。高敏感性、高特异性、高操作性等生物学检验技术已开始广泛应用于淋病奈瑟菌感染的诊断当中,其应用前景较为广泛,本文主要对淋病奈瑟菌感染检测的现状进行分析。
关键词:淋病奈瑟菌感染 实验室检测 研究 现状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069-02
淋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发病率较高的性疾病之一,它是由淋病奈瑟菌导致的一种泌尿生殖系统炎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为:性交传染、尿道感染等,该疾病能够对直肠、眼角膜或咽喉部造成伤害,对女性来讲更会导致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并导致不孕不育;男性患者则容易造成前列腺炎等[1]。除此以外,该疾病还能引发关节炎、脑膜炎等症状,对患者的危害极大。
及时对淋病奈瑟菌进行诊断非常重要,它有助于医生对患者的患病情况有进一步了解,是目前诊断淋病感染的重要标准,也被称作“金标准”[2]。随着现在淋病的流行,对淋病奈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变得更加困难。目前对该疾病已经采用高敏性、特异性、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进行诊断[3],并初步取得了效果。现就检验技术在淋病奈瑟菌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介绍。
1 淋病奈瑟菌的病原学检验
1.1 淋病奈瑟菌的培养和鉴定介绍。分离培养基也分成GC-Lect培养基以及Thayer-Martin培养基,下面进行详细介绍。
(1)GC-Lect培养基:GC-Lect培养基是对Thayer-Martin培养基进行改进,并有效提高其选择性以及分离灵敏度。根据相关检测结果显示:GC-Lect培养基上非目的菌生长率不到10%,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牛血红蛋白、林可霉素、万古霉素等。这些成分有效提高了淋病奈瑟菌的临床分离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4]。
(2)Thayer-Martin培养基:由于淋病奈瑟菌的培养要求较高,在一般的血琼脂上不宜生长,因此可以在培养基上加上血红蛋白,提高培育成功率。然而,该培养基方法不能有效抑制表皮葡萄球菌以及一些肠杆菌,因此培养的效果要逊色于GC-Lect培养基。
1.2 淋病奈瑟菌的分离培养方法。在临床采样之后,将标本及时在专用的培养基上接种,并放置在4%-5%左右的CO2潮湿环境下培养48h左右,培养温度为35℃[5]。值得注意的是,细菌培养的特异性较高,是目前诊断淋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且适用于各种临床标本。然而,由于淋病奈瑟菌在机体外的抵抗力较弱,且对化学消毒剂非常敏感,因此在进行标本采集、运输的过程很容易影响到检验结果。根据相关调查发现,可以在培养基中加入适当的葡萄糖,增加培养基的丰富程度,让淋病奈瑟菌更加容易生长[6]。
1.3 快速鉴定。
1.3.1 微量生化反应板法:由于淋病奈瑟菌的培养较为困难,且常规的生化检验不容易进行。因此,研究人员利用Superoxol中的H2O2,对淋病奈瑟菌中的过氧化物歧化酶进行检测,并应用微量生化反应板对淋病奈瑟菌中的血清型菌株进行研究。根据研究的结果表明,淋病奈瑟菌在使用微量生化反应板检测时具有方便、快捷等方面的优点,对检测口腔和直肠位置的淋病具有临床意义[7]。
1.3.2 荧光斑点法:由于产青霉素酶淋病奈瑟菌对青霉素等抗生素具有一定的耐药性,且主要由粒质构成,因此可以使用荧光斑点法进行检测。荧光显色剂的主要成本包括:含有11%甲醛的酒石酸钠缓冲液,其pH值为4.5,并使用藻酸钙拭子采集分泌物,并进行检测。然而根据相关调查显示:该检测方法对女性病人的诊断并不可靠,另外,在检测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紫外光分析仪,这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方法的使用。
2 淋病奈瑟菌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2.1 聚合酶链反应与细菌培养检测淋病奈瑟菌的比较研究。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细菌培养与聚合酶链反应在检测淋病奈瑟菌方面具有一致性[8]。曾有研究使用聚合酶链反应与细菌培养分别对100例感染者进行检测,而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方法都能够准确检测出患者出现感染。此外,根据相关研究发现,引物设计使用opa作为靶基因,能够有效提高淋病奈瑟菌检测的敏感性[9],研究人员也可以选择一些耐药性相关的引物进行研究,并应用在PCR技术上,以增加淋病奈瑟菌的耐药性。
2.2 连接酶链反应对淋病奈瑟菌的检测方法。除了上述PCR检测方法之外,还具有一种名为连接酶链反应的快速DNA扩增方法[10]。与PCR方法不相同的是,该方法主要采用两对寡核苷酸探针进行检查,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