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流行性出血热.ppt课件.ppt
二、低血压休克期 时间:病程的4~6d, 迟者8~9d;即发热末期或热退同时。 持续: 1~3d 最大特点:体温下降,症状体征反而加重 表现 脸色苍白、四肢厥冷、P↓,尿量↓ 烦躁、谵妄 顽固性休克: 紫绀、DIC、脑水肿、ARDS和急性肾衰竭 三、少尿期 少尿:<500ml/ 24h 无尿:<50ml/ / 24h 时 间:发生于病程的5~8天,持续2~5日 主要表现 尿毒症 酸中毒 水电解质紊乱 DIC 尿毒症 ①消化道表现 ②呼吸道 ③神经系统表现 酸中毒: 呼吸增快、深大呼吸 水电解质紊乱: 组织水肿加重、脑水肿 高血容量综合征:静脉充盈、脉搏洪大、脉压差大、心率加快 DIC: 淤点淤斑、腔道出血、颅内出血等 四、多尿期 尿量从少尿增至2000ml/日 原因 时间 ①移行期:尿量500ml~2000ml ②多尿早期:尿量达2000ml以上 ③多尿后期:每日尿量>3000ml 多尿期危重症 严重继发感染 营养障碍 大出血 继发性休克 新生肾小管吸收功能差 高渗性利尿 多见于9~14病日,持续1日或数月 五、恢复期 尿量逐渐恢复到2000ml以下,需1~3个月恢复体力 少数患者可有高血压、肾功能障碍、垂体功能减退 [实验室检查] Lab findings 1.血常规 白细胞:早期正常,第3病日后升高, 中性为 主;第4~5病日淋 巴为主,可见异型淋巴细胞(包括空泡、不规则和幼稚 ) 红细胞: 发热后期及休克期明显升高, 血红蛋 白升高。 血小板:可第二病日起开始减少 2.尿常规 ①尿蛋白 ②血尿 ③管型 ④尿膜状物:蛋白+脱落的上皮细胞+融合细胞;能检EHF抗原。 3.血生化 尿素氮、肌酐:升高 酸碱: 发热期:呼碱 休克期和少尿期:代酸 Na+ 、Cl- 、 Ca++↓ 电解质: K+不定 4.凝血功能 血少板减少 DIC的改变 5.免疫学检查 特异性抗原:早期病人血清,周围血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 尿沉渣融合细胞中可检出病 毒抗原。 特异性抗体: IgM:1:20阳性; IgG:1:40阳性,双份4倍增长。 6.RT-PCR。 [并发症]Complications 1.腔道出血; 2.中枢神经系:脑炎、脑膜炎、脑水肿、颅内出血 3.肺水肿 ①ARDS:肺间质水肿,低氧血症 ②心衰性肺水肿 4.其他 ①继发性呼吸系,泌尿系感染 ②自发性肾破裂,右侧多(右肾静脉回流途径不广泛) ③心肌、肝损害。 . . . . . . . . . . . . . . 流行性出血热(p88) 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EHF 传染病学教研室 张建军 教授 副主任 医学博士 目 的: 目的和要求 PurposeRequisition 掌握各期临床表现,早期诊断要点 掌握各种并发症的临床特点,熟悉其鉴别诊断要点。 熟悉各期实验结果分析及治疗原则,并发症的处理。 重点: 典型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表现; 流行性出血热的早期诊断要点和各期治疗原则。 难点: 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属于病毒性出血热中的肾综合征出血热 [概述]General Reviews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 为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 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衰为主要表现; 呈五期经过。 [病原学]Etiology 布尼亚病毒科(Bungaviridae)的汉坦病毒,统称汉坦病毒。 汉坦病毒至少可分为16型, WHO汉坦病毒参考中心认定4型。 我国:Ⅰ型汉滩病毒(野鼠型)、 Ⅱ型汉城病毒(家鼠型)。 汉滩病毒感染病情汉城病毒感染者重,毒力有关。 EHFV对乙醚、氯仿、去氧胆酸盐敏感。 对紫外线,酒精和碘酒等消毒剂敏感。 不耐热、不耐酸,37℃和PH5.0以下易灭活,56 ℃ 30min和100℃ 1min可灭活。 [流行病学] Epidemiology Animal hosts and Infection sources 为多宿主性的自然疫源性、动物源性疾病。 主要有啮齿类:黑线姬鼠、大林姬鼠、褐家鼠等;也包括猫、猪、狗、家兔等。 在中国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是:黑线姬鼠和褐家鼠,林区是大林姬鼠。 EHF患者早期的血和尿中携带EHFV,但人不是主要传染源。 Routes of transmission:(五种) 1. 呼吸道:鼠类尿、粪、唾液 →气溶胶→呼吸道。 2.消化道:污染食物→口腔和胃肠黏膜。 3.接触传播:鼠类血液和排泄物→鼠咬伤或破损伤口接触。 4.虫媒传播: 寄生于鼠类身上的革螨、恙螨 5.垂直传播:病毒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Epidemic features 普遍易感: 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