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心番薯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紫心番薯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

紫心番薯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   摘 要 紫心番薯是番薯的一种,其薯肉呈紫色。紫心番薯属于新优红薯品种,富含硒和花青素,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是一种非常理想的保健食物。目前,国内外市场对紫心番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发展紫心番薯产业因此前景?V阔。主要在品种选择、整地、育苗、移栽、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和贮藏等方面探讨紫心番薯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紫心番薯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紫心番薯;高产栽培技术;品种   中图分类号:S53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7.01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升,更多消费者开始更重视食品的品质,而紫心番薯的营养价值远高于普通番薯,所以消费者对紫心番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由于紫心番薯产量低,需要适宜的土壤、气候条件和较高的管理水平,所以紫心番薯产业发展较慢,现急需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据研究,紫心番薯非常适合种植在南方雨量充足的丘陵地带[1]。   1 品种选择   选用熟期早、薯型美观、单株结薯多、表皮光滑、薯块大小均匀且口感好的品种,典型的有宁紫薯1号、桂微紫薯1号、紫罗兰和广紫薯1号等。其中宁紫薯1号是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育成的一个优良的紫心甘薯新品种,可直接食用、也可作加工利用。该品种于2005年3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并申报了国家新品种保护。顶叶绿色,叶脉绿色,茎绿色,叶片心脏形。中长蔓型,薯形为长纺锤形,单株结薯数4~5个,干物率28%左右,薯皮紫红色,薯肉紫色,薯型外观光滑,结薯整齐,商品性好,薯块的花青素含量为22.41 mg/100 g,可溶性糖5.6%,硒含量为0.016 6 mg/kg,抗茎线虫病和根腐病。在2003-2004年的全国甘薯品种区域试验中,2 a平均鲜薯产量为1805.6 kg/667 m2,平均比对照品种增产5.1%;薯干平均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3.8%。   2 地块选择整地   应尽量选择土质较为疏松的土地,并且土壤的肥性要高,当然也需要较厚的土层和疏松的土壤,土壤中需要含有大量具有良好通气性的沙或壤土,这些成分应进行深耕晒白。栽培时采用高畦以增大根系的活动范围,同时增加昼夜的温差。番薯在生长过程中,都需要有这样的环境。通常,畦宽(连沟)应用有最低70 cm,最高110 cm,畦高在35 cm左右。   3 育苗管理   3.1 种薯选择   在挑选种薯时,应选择没有生病的种薯,在栽种前要对种薯采取消毒措施,将种薯浸泡在2 000倍80%浓度的402溶液中,维持5 min。   3.2 苗床准备   苗床应选择具有遮风挡雨效果的建筑作掩护,土壤应具有很强的肥力,且在选择具体地块时,应以方便管理为主,选择方便管理的地块作为苗床。畦的高度在20~35 cm,畦宽控制在120 cm左右。基础肥料以自然生成的腐熟栏肥为主,在铺设苗床时,应平整床面,在苗床周边开挖排水沟。   3.3 育苗   通常在3月下旬就可以开始进行育苗工作了,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早育。在进行排种时,应将薯块斜放,保持顶部朝上并且尾部朝下,相邻的薯块应保持3~5 cm的间隔,在排种完成后浇灌低浓度的天然肥水(粪水),然后用土将其覆盖,土层厚度为3 cm左右,最后搭建温棚并盖膜。   在出苗前,应保持床上的湿润,床面温度应维持在30 ℃左右;在出苗之后,应将床面的温度维持在25 ℃左右。如果盖膜内的温度超过了35 ℃,应迅速采取降温通风措施。种薯在萌发后就可以施天然肥(粪便为主);苗高到最多13 cm时,再用天然肥或化学肥加水浇灌;当苗长到了15 cm甚至更高时,正常状态下苗有5~7片叶片,此时就可以采用剪苗扦插手段,每剪1次苗,就浇水施肥1次[1]。   4 大田移栽管理   4.1 整地   应在天气晴朗的时候进行深耕整地工作,采用宽垄双行或窄垄单行的方式栽培,宽垄的间距在120 cm左右,窄垄的间距在80 cm左右,垄的高度在30 cm左右。在作垄的过程中,用腐熟有机肥施于垄心,用量约为   15 t/hm2,然后将垄做直做平,以便后续扦插。   4.2 插秧   在进行扦插的过程中,应根据地区气候选择最合适的时间段,最好是5月中旬-6月上旬期间,如果有地膜覆盖,可以适当提前扦插。应采用浅平插或斜插法,斜插法是最理想的插秧方式。在扦插时,种苗和地面应保持40°角左右,斜插入土4节左右,这样插秧有助于番薯更早更快地生长发育,结出的番薯在分量上也更大。扦插应保持宽垄的双行株距在30 cm左右,窄垄的单行株距在25 cm左右,插秧4.5万株/hm2左右。   5 科学施肥   5.1 基肥   钾是番薯所需的微量元素,而氯则是抑制番薯生长的元素。应确保紫心番薯的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