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秦巴山区黄花菜产业发展的的特点及对策
秦巴山区黄花菜产业发展的的特点及对策
摘要介绍了秦巴山区黄花菜产业的发展特点、产业优势,分析了其制约因素,提出了发展黄花菜产业的对策,以期为秦巴山区黄花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花菜产业;发展特点;优势;制约因素;对策;秦巴山区
中图分类号F32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9-0154-01
黄花菜,百合科萱草属,金针菜的一种,又名萱草花、忘忧草,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据《中国百科全书》记载,黄花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它全身都是宝,花既可作蔬菜又可观赏;菜杆干后,是制造纸张的上好原料;枯叶可制绳、作饲料;其根还可作药用。黄花菜性味甘凉,有止血、消炎、清热、利湿、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对吐血、大便带血、小便不通、失眠、乳汁不下等有疗效,可作为病后或产后的调补品[1-2]。
1黄花菜产业的发展特点
1.1环保无公害品质
黄花菜原产欧亚,我国也是原产地之一,湘、浙、苏、陇为四大产区。黄花菜属花蕾菜,根生繁殖,黄花菜的野生性特别强,其叶、根中含有抵御病虫害的物质秋水仙碱,不需要用农药防治病虫害,可以在田间、四旁(沟旁、路旁、河旁、村旁)种植,无需施化肥。黄花菜分鲜菜和干品,鲜菜手工采摘,黄花菜鲜菜经大火蒸制,反复翻晒晾干,即可加工成干品。
1.2丰富的食用、药用价值
黄花菜是人们喜吃的一种传统蔬菜,因其花瓣肥厚、色泽金黄、香味浓郁,食之清香、鲜嫩、爽滑,营养丰富,被视为“席上珍品”。其含有丰富的花粉、糖、蛋白质、维生素、钙、脂肪、胡萝卜素、氨基酸等人体所必需的养分,其所含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是西红柿的5倍。黄花菜可烫后冲凉加蒜泥凉调,干品常与黑木耳等斋菜搭配同烹,也可与蛋、鸡、肉等炒食或做汤,也可炸食。据《本草纲目》记载,黄花有利胸膈、安五脏、通乳健胃、轻身明目等功效。近代中外学者对黄花菜的药用价值更有进一步发现,因其含有丰富的卵磷脂,黄花菜有较好的健脑、抗衰老的功效;因其富含花粉,又有美容养颜的效果。
1.3厚重的文化底蕴
黄花菜可赏花、食用、药用,已有2 000多年的种植史,多为文人墨客、达官显人所偏爱。《诗经》记载,古代有位妇人因丈夫远征,遂在家居北堂栽种萱草,借此解愁忘忧。《古今注》载“欲望人之忧、则赠以丹棘(萱草);《风土记》载“萱花曰宜男,妊妇佩之,必生男”;苏东坡曾赋曰:“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白居易也有诗云:“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清朝朝廷要员、有铁嘴铜牙之称的风流才子纪晓岚最爱吃黄花菜,他还赞美道:“黄花菜可是个好菜,清爽香脆,其味道无穷,常吃黄花菜人聪明”;孙中山先生曾用“四物汤”作为自己健身的食疗食谱,“四物”即黄花菜、黑木耳、豆腐、豆芽,黄花菜位列其首。
1.4可观的经济效益
黄花菜根生繁殖,一个苗对一个茎,茎上结数花,黄花菜产量由出茎的数量决定。前2年是根茎繁殖期,丰产期是3~15年,15年后产量减少,需全部挖出重新分苗栽种。因此,黄花菜是一次种植多年收获。黄花菜喜砂质土壤,适合间作,因叶、根内含有抵御病虫害物质秋水仙碱,不需要用农药防治病虫害;因叶茂盛,杂草很难滋生,田间管理成本很低,可谓一劳永逸。黄花菜与杨树间作,产15.00~18.75 t/hm2,单种或与枣树间作产量可达26.25 t/hm2以上。鲜菜年平均价3~4元/hm2,13~15 kg鲜菜“炉”1 kg干品,干品30~40元/kg。间作效益也在3万元/hm2以上,比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效益好,并且采摘期集中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采摘技术要求不高。
2优势
一是特色品质。黄花菜栽培历史已有上百年,不仅具有双层六瓣、七根花蕊这一独一无二特点,而且“菜条肥厚、油分充足、色泽金黄,耐煮发脆、口味醇美”。二是丰富的土地资源。黄花菜原产于山地、丘陵,喜砂质土壤,不耐碱,适合温湿气候,单种、间作均可。三是市场初步形成。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黄花菜由原来的小菜种、销路小,变成特色菜、畅销菜,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3制约因素
3.1旧的思想偏见
在一部分老百姓的心目中他们把黄花菜当成“小菜种”,没把黄花菜当成“当家产业”,仅把它作为小区域特产、自己食用或贴补家用。菜农对黄花菜的药用、保健作用知之甚少,对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及外部强烈的需求关系没有予以足够重视。
3.2种植规模小
种植规模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卖方在市场中处于被动地位。形成种的面积小,但又不得不管,采的数量少价格低,但又不得不卖,不管可惜,管还影响其他活计,影响了菜农的种植管理热情。
3.3缺少加工大户(企业)
黄花菜鲜菜超过一定时间,花蕾会自己开放,不能食
用,因此鲜菜储存期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