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秦汉时期中国农业文化东传日本的研究刍议
秦汉时期中国农业文化东传日本的研究刍议
摘要:中日两国一衣带水,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的秦汉时期,对应日本的弥生时代,是中日两国经济文化交往的关键时期,也是中日关系发展的一个高潮。秦汉时期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时期大批中国移民东渡,农业作物、农业生产技术沿着多元的交通路径传入日本,促使日本文化由原来属于新石器时代,以渔猎采集的自然经济为主的绳纹时代,跨入了以金石并用、经营水稻栽培与畜牧并重的生产经济为主的弥生时代。从农业的角度切入,分析秦汉时期中国农业文化东传日本的影响。
关键词:秦汉时期 农业 文化交流
一、秦汉时期中国农业文化东传日本的途径
从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到公元220年东汉灭亡,历时440年的秦汉王朝崩塌,这一时期的历史主要包括:秦朝、西汉、东汉三个时期。秦汉时期的中国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巩固和加强了中央集权,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发展。秦汉时期,借助政治上的中央集权对周边国家逐步进行文化辐射,中国传统文化开始与其他文化相互交融、相互贯通,同时也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秦汉时期对外交流频繁,尤其是与中国临近的日本,在这一时期曾积极吸收中华农业文明的精华,学习农业先进技术,改进耕作方式,“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形成了与中华农业文明精耕细作为主要特征相似的日本传统农业文明。我国的秦汉时期对应的是日本列岛上金石并用的弥生时代(公元前300~300年),在相宜的政治环境、物质基础、交通条件具备的前提下,秦汉时期中国文化的远远辐射传播到日本,影响并加速了日本社会由蒙昧进入文明状态的进程。
中日两国被大海阻隔,为了能够跨越重洋到日本,我国先民很早就掌握了造船技术和较为先进的航海技术。秦汉时期交通比前代更为发达,还表现在这一时期形成了贯穿全国的水陆交通网络体系,这为对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交通条件,也为秦汉时期的中国农业文化传入日本打下了较为坚实的技术基础。
(一)海运
秦汉时期的海运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局面,可分为以吴地会稽都(也称吴都,在今苏州、绍兴一代,因会稽山而得名)为中心的近海航运(北至辽东、乐浪,南可至交趾七郡,以及沿海的一带都能到达)和以会稽都为中心近可以到达朝鲜、日本、琉球群岛,远可以到达东南亚的远海航运,海运既弥补了陆上交通的不足,也加强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
早期由于航海技术的局限性,先民渡海多以海流为自然航道,他们“接日本海之左旋回流为国最古之航路,亦为我国文化东渡之最古途径之无疑也”。正是凭借这一自然航道,中日、中朝先民之间联系紧密。
我国的先民很早也学会了利用季风与海流的条件漂洋过海,我国是典型的季风性气候国家,当冬季风盛行的时候,海流随季风自东北向西南流;当夏季风盛行的时候,海流随西南向东北流。沿海居民掌握了冬夏季风的进退规律,乘舟或者竹筏漂洋顺风顺水地过海。据考证,东汉时期中日朝之间的航线是:登州--?R岛群岛--辽东旅顺老铁山--鸭绿江口--朝鲜西海岸--朝鲜东海岸--对马岛--冲之岛--大岛--北九州。
日本学者木官泰彦在《中日交通史》中也曾明确指出:“秦时的航海范围东方已由渤海发展到日本海。”
(二)“陆桥”
中日两国隔海相望,日本列岛与大陆西南隔东海、黄海,西北隔对马海峡与朝鲜半岛相对,与东亚大陆有着十分便利的往来条件,从长江口到日本九州岛不足500海里。在航海技术还不发达的时候,古地质学研究表明,中日两国先民在人类早期还曾存在过一个通过“陆桥”而更为直接接触的历史时期。
(三)以“徐福东渡传说”为代表的大陆移民
中国传统文化辐射传播的重要媒介之一就是中国的移民,这种移民从殷商和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据《山海经》记载:“盖国在巨燕南,倭北,倭属燕。”早期的中国先民凭借海洋生存技能,漂洋过海落户到海外,是一种自发性的东移。但其中较为典型就是徐福一行。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时,齐人徐福率童男童女3000多名,携百工及武器、五谷等入海求仙,采长生不老药,一路东去。日本许多地方都广为流传着徐福东渡到日本的传说,如纪州熊野地(今和歌山县新宫市)现在还存有徐福祠,附近地区也有秦姓诸氏的繁衍发展。“今熊野附近有地曰秦住,士人相传为徐福居住之旧地。由此七八里有徐福祠。其间古坟参差,相传为其家臣之冢。如斯旧迹今犹相传,且又有秦姓诸氏,则秦人之往来乃必然之事。”
秦汉之际中国文化向日本的辐射和传播,主要通过中国移民来完成的。日本史籍中,称呼从朝鲜半岛到日本列岛来的移民(包括中国人和朝鲜人)为“归化人”或“渡来人”,对中国和朝鲜来说,则是移民。
东京大学考古学教授江上波夫指出:“由绳纹文化向弥生文化的过渡是一次质的飞跃,其转变是突发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0102、U9 cloud供应链-采购管理.pptx VIP
- 上海市各机构名称英译.docx VIP
- 0303、U9 cloud财务-应收管理.pptx VIP
- 0302、U9 cloud财务-应付管理.pptx VIP
- 0304、U9 cloud财务-总账管理.pptx VIP
-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第3版)全套PPT课件.pptx
- 0105、U9 cloud供应链-多组织供应链协同.pptx VIP
- 第5课 走近科学家 第3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pptx VIP
- 临床药物治疗学第四节.pdf VIP
- 2025年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必刷测试卷最新.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