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群智感知的应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移动群智感知的应用

移动群智感知的应用   Mobile Crowd-Sensing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6868 (2014) 01-0035-003   摘要:认为无线通信和智能移动设备的发展为群智感知在移动环境下的应用奠定了基础,而廉价多样的传感器使移动群智感知应用与人类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移动群智感知用户采集数据时的协作方式分为参与式感知、机会感知两种,各有优缺点和局限性。移动群智感知需要考虑用户成本、网络压力、云计算服务器架设、用户隐私保护等方面的问题,要面对情境隐私、匿名任务、匿名数据汇报、可靠数据读取、数据真实性等安全方面的挑战。   关键词: 移动群智感知;参与式感知;机会感知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smart mobile devices has been the impetus for mobile crowd-sensing applications. Low-cost sensors in smart devices means that mobile crowd-sensing applications are more tightly associated with human communities. In a mobile crowd-sensing application, measures for sensing cooperation between individuals may be categorized as participant-sensing or opportunity-sensing. Both of these measures ha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Mobile crowd-sensing has to consider problems such as cost to the user, pressure on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constructing a cloud server, and user privacy. Security is a challenge in privacy protection, anonymous tasking, anonymous reporting, collection of dependent data, and data reliability.   Key words: mobile crowd-sensing application; participant sensing; opportunity sensing   1 群智感知的架构   群智感知通过感知个体的信息而挖掘群体信息并反作用于个体或群体[1]。群智感知是个体与群体的合作与共赢,主体是“感知”和“挖掘”,感知层由个体与携带的智能设备组成,挖掘层由后台数据服务器组成。随着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云计算开始为数据存储和挖掘提供支持,传感器和应用程序完成数据的采集与群体感知结果的反馈,如图1所示。   感知层完成数据的采集,无论是参与式感知还是机会感知,都由终端采集用户数据并上传。挖掘层通常是为了发现某种知识或者统计某种结果而对大数据进行深层分析。   2 群智感知的数据采集   移动群智感知采集的数据不再仅仅局限于位置,移动设备附带的各种传感器在个体数据采集时都能够发挥作用。例如,路人通过分析手机麦克风采集到的环境声音检测环境噪声,旅行者通过手机摄像头和GPS记录旅游日志并分享旅游攻略,晨练者通过加速度传感器监测运动量并结合GPS轨迹分享晨练感受,司机或者乘客通过加速度传感器采集道路坑洼状况上传给城市管理部门。   根据手机用户采集数据时的协作方式,可将感知分为参与式感知[2]和机会感知[3]。参与式感知由用户主动参与,因此数据精度高但容易受用户主观意识干扰。机会感知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感知用户的行为,对用户干扰较小,但数据精度依赖于感知算法和应用环境,且机会感知需较高的隐私保护机制激励用户的参与。   参与式感知的实时性相对不如机会感知高,但机会感知准确采集数据的难度要比参与式感知高。比如,在交通路况监控应用中,参与式感知需要用户主动上传数据,但是当司机上报拥堵信息时可能已经离开了该路段,导致时空信息不准确,另外,要求司机不停的上传数据的可能性较小。机会感知虽然不要求司机手动提交数据,但是对路况的准确感知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与式感知采集到的数据更容易受到用户的主观干扰,应用系统需要对数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