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葫芦科作物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葫芦科作物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摘 要: 近些年,植物基因组学研究发展迅速,已进入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新阶段,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不断涌现。西瓜、甜瓜和黄瓜是葫芦科重要的经济作物,其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初步成果。综述了近几年植物功能基因组学主要研究方法如表达序列标签(EST)、TILLING技术、DNA芯片和RNA干涉(RNAi)等在西瓜、甜瓜和黄瓜上的应用概况,并展望了未来葫芦科作物功能基因组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功能基因组; 西瓜; 甜瓜; 黄瓜
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 genomics),又被称为后基因组学(post-genomics),它是利用结构基因组学提供的丰富信息和产物,借助高通量、大规模的试验分析方法,在全基因组或系统水平上研究基因的功能,弄清生物体中各组分是如何工作并形成有功能的细胞、组织及整个生物体[1]。其目标是明确基因组中全部基因的功能, 揭示植物生长发育、环境应答互作的分子网络, 从而全面阐释植物的生物学基础。目前,水稻、拟南芥等模式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发展较快,近几年随着科技进步和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加,葫芦科作物基因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西瓜基因组全长约425 Mb,甜瓜约450 Mb,黄瓜约376 Mb[2], 基因组大小比较适合开展基因组测序和功能基因组研究。2007年由西班牙牵头组织,美国、中国、法国、以色列、日本等国家的14个实验室联合启动了国际葫芦科基因组计划(International Cucurbit Genomics Initiative,ICuGI),该计划为瓜类蔬菜的基因组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平台。在此基础上,2008年相继启动了葫芦科三大作物西瓜、甜瓜、黄瓜的全基因组测序计划[3]。随着基因组测序工作的陆续完成,瓜类作物基因组研究逐步进入到功能基因组研究时代。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植物功能基因组学主要研究方法在西瓜、甜瓜以及黄瓜上的应用概况。
1 高通量、大规模EST测序及功能解析
EST(Express Sequence Tag)是指通过对cDNA 文库中随机挑取的克隆进行大规模测序所获得的cDNA 的5’或3’端序列,长度一般为150~500 bp。EST是基因编码序列的一部分,通过与数据库中已知功能的基因序列进行对比,从理论上可推测其基因功能。EST已发展成为新基因发现的有效途径,也是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工具。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改良和测序成本的降低,高通量、大规模EST测序及功能解析开始广泛应用。
西瓜EST研究方面,A. Levi 等[4]通过与叶片cDNA消减杂交构建了西瓜果实发育不同时期(授粉后12、24、36 d)果肉消减cDNA文库,获得了832条无冗余EST,序列比对分析表明有410个EST-unigenes与已知编码蛋白的基因同源,按功能归类分属于初级代谢、氨基酸合成组装、细胞膜运输、细胞分裂、细胞壁代谢、细胞骨架和细胞形成、基因转录和表达、信号转导、抗性防御和次级代谢。这些潜在的功能基因序列为日后开展西瓜果实发育和品质形成的遗传与功能基因组研究奠定了基础。吕桂云等[5]通过构建枯萎病菌诱导的西瓜根系组织SSH-cDNA文库,对测序获得的4 431条高质量EST序列进行聚类拼接,获得1 756个非重复序列,基因功能分类表明抗病与防御相关基因约占36.3%,对获得的西瓜与枯萎病非亲和互作中部分特异性表达的基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发现可能参与西瓜与枯萎病菌非亲和互作的转录因子、激酶和防卫基因及茉莉酸和木质素2个主要代谢途径。Guo等[6]采用Roche/454新一代测序技术,从西瓜4个果实发育期(授粉后10、18、26、34 d)获得了577 023个高质量EST,组装成了75 068个unigenes,有54.9% 的unigenes与GeneBank中的已知基因同源,其中2/3来源于黄瓜。Gene Ontology (GO)注释表明,有33 853个unigenes(45.1%)获得至少1个GO术语,被注释序列的基因功能分属于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类别、生物过程(biological process)类别和细胞组分(cellular component)类别,所占比例分别为38.6%、38.6%和36%,另外大约29%的unigenes同时具有以上3种功能分类。生物过程类别的基因主要参与细胞过程、代谢过程和生物合成过程,表明果肉组织在发育过程中发生了广泛的代谢活动。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及实时定量PCR验证表明有3 023个基因在果实发育不同时期存在显著的表达差异,表达量差异至少在2倍以上。研究发现细胞壁相关基因在未成熟白瓤果肉组织中高效表达,而类葫芦卜素代谢基因(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